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山东建筑大学召开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大会

发布日期:2025-11-01   点击量:   作者:王淑华 贾广余 韩欣宇 毛安琪 田源源   来源:社会科学处

10月30日下午,社会科学处在厚德学堂召开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动员大会。党委委员、副校长邱立平出席会议,并就2026年基金申报工作作出相关部署。

邱立平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于2024年成立社会科学处,旨在统筹和发展社科研究力量,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该举措成效初显,我校在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一举获批4项课题,彰显了社科对学校科研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他指出,国家级社科基金作为夯实基础研究、培育科研人才、孕育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与广大教师们的学术成长与职业发展紧密相连。各学院要与社科处密切协同,坚决贯彻“有组织、抓重点、见成效”的工作方针,强化全过程管理服务,突出有组织科研的实效与合力。最后,他号召广大教师秉持必胜信心,潜心投入申报工作,在2026年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共同推动学校科研事业迈上新台阶。

社会科学处主要负责同志系统梳理了我校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与组织工作,指出过去一年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大幅提升,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保持平稳,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她结合近年数据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结构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呈现动态调整,新兴交叉领域已成为重要增长点;而教育部项目在我校则呈现出与优势学科紧密联动、学院布局相对集中的鲜明特色。面对新形势,建议各学院应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应报尽报扩大申报基数,精准施策扶持重点科研力量;同时,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能,持续深化社科研究内涵建设,全面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在接下来的经验交流环节,法学院郝丽燕教授以《国社科申报的“心”与“行”》为题,结合自身的申报经验与心路历程,建议申报老师既要保持平稳心态,更需长期聚焦研究方向,努力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梳理与前期成果积淀,构建具有延续性与创新性的研究体系。

建筑城规学院教师邱宁以《自然到人文:跨学科青年基金申报的一点思考》为题,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的三个关键维度。在探索“能否跨”时,应立足学科领域的交叉基础,确保融合的可行性与逻辑必然性;在实施“怎么跨”时,应构建从技术优先到理论创新的方法路径,确保研究范畴属于实质性的“公共议题”;在谋划“跨成什么样”时,应将行业需求升华为社会贡献,确保研究成果具备原创价值与学术意义。

本次动员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校2026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各项工作全面启动。会议通过深入的政策解读、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实用的经验分享,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聚力科研、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为新一轮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全校科研工作者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凝聚共识、协同推进,力争在立项数量与质量上实现同步提升,助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各学院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科研办公室主任、科研骨干教师及社科处全体成员共同参加会议。

审稿:王淑华   编辑:李嘉麒   编审:张之稳   终审:李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建筑大学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