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指导,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创作委员会主办的“致敬百年建筑经典——济南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研讨报告会”在山东建筑大学博学会堂举办。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庄惟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润晓,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赵元超、申作伟、张杰、崔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全胜,山东建筑大学党委书记杨景波,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于德湖,相关负责同志与学院师生,以及相关领域的行政单位、科研院校和设计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开幕式上,杨景波书记首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对参会的嘉宾与专家表示感谢。王润晓、修龙、徐全胜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开幕式后的报告环节,先后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申作伟介绍了在新疆石河子市所做的城市改造与更新实践项目的情况;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创作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侯朝晖分享了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中的一些思考;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高宜生教授立足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介绍了基地在平台建设、数据挖掘、技术攻关、土地集约等方面获得的突破,重点介绍了基地主持完成的青岛八大关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国家文物局试点示范工程;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齐海鹰主任介绍了近年来该校在建筑遗产保护教学、研究和实践层面所取得的成绩。
随后,在与会领导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大会举行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年度报告(2014-2024)》新书首发仪式。由单霁翔、修龙、庄惟敏、王润晓、杨景波等9位领导和专家共同为新书首发揭幕。

新书首发式之后的院士大师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首席科学家庄惟敏院士,作了题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绿色技术的启发》的报告。针对建筑实践中过分强调绿色技术的性能指标,忽略建筑文脉与空间传承的重要性,现代绿色建筑技术与地域建筑文化之间出现了长期断裂等现实问题,庄院士从理论归纳和实践案例两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科学设计方法论,体现了建筑师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主旨演讲环节,单霁翔会长作了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报告,以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出发,从参与综艺节目的拍摄、科普读物的创作、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故宫博物院保护等几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走进更多人的生活,特别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来。单会长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赢得了听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他的实践和理念,为我们树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也为我们指明了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向。

本次济南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研讨报告会的举办,是山东建筑大学向学界和社会奉献的又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的积极响应和坚定实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围绕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进一步深化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学校专项研究工作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走在前头,不断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本次报告会由《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大众日报》、央视山东总站总编室、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城市 空间 设计》杂志社提供媒体支持。

审稿:仝 晖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