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English | Deutsch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正文

信有长风破浪时--写给2018届毕业生

作者:杨卫强    2018-06-20 12:38   点击:[]



又到一年毕业季。

毕业季,收获季、感伤季……

幸福?牵挂?漂泊?遗恨?

映雪湖畔的春风沉醉、情人坡上的草长莺飞、雪山脚下的温柔誓言、青石桥旁学子的低吟、317公交车上如花的笑靥、映雪长廊某个落雨的黄昏、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隐隐地在内心最深处淡入、淡出,淡出、淡入,拿不走,抹不掉……滂沱的夏雨中泪水也滂沱。

2018届毕业生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届,他们生逢其时、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他们在学校生活,已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今,他们也要毕业了……

这几年,是青年学子价值观塑造基本成型,情感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几年。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怀揣着青春理想与活力,梦想与激情,学子们踏入了大学的校园。梦想和现实在这里转承,奋斗和拼搏在这里接续。时间这个伟大的书写者,忠实地记录了他们奋斗的足迹。

王丽娜是来自于英语141班的一名学生党员,离别母校在即,在谈及到大学生活时,她满怀自信地说,“我认为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锤炼了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培养了对标争先的进取精神,历练了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保持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此时此刻,拥有像王丽娜一样想法的毕业生还有很多。

岁月流转如歌。广大青年学子已由刚入学时的蛮干、傻干到现如今的能干、巧干、真抓实干。学子们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对学校美好明天的期待也从未停滞,脸上也洋溢出了更多的自信与豪情。

这几年,是青年学子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几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德国诗人海涅如是说。2018届毕业生风华正茂,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大学期间的历练,他们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放飞了梦想。新时代面前,升腾的是与日俱增的自信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董慧芳老师已经在外国语学院当了28年的英语老师。每年的这个时候,董老师都感触颇深,“我觉得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学生快毕业的时候,好多学生来找我合影,搂着我,很亲热。她们跟我说,‘老师太感谢你了,没有你我肯定过不了英语专八……’我觉得学生还是很喜欢我的”。说到这些,董老师的眼里有星光闪烁。执教以来,董老师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修养并重,传承、创新、实践结合,基础、专业、特长协调,知识、能力、素质统一。难怪这么招学生喜爱。向在课堂内外默默耕耘的董老师致敬,传递的是知识,培育的是人才,孕育的是梦想。

这几年,是青年学子知行合一,践行鸿鹄志向的几年。“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2018届毕业生始终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为人生理念,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实干家。

“学成以后回国工作。”已被英国利兹大学录取的英语144班毕业生陈飞憧憬着三年后的人生,“中国发展的这么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要通过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

如今的陈飞,也正在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奋力前行。这种坚毅正化为学业继续前行的推动力、知行合一的定力、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向心力。


中国梦,谁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教育引导学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应届毕业生,广大青年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限光明,要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新时达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梦想需要翅膀,需要激情和理想。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青春开创未来。5月19-21日,车水马龙、彩旗飘扬的山东财经大学。我校青年学子正在参加2018“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一番紧张激烈的角逐后,5支参赛团队,4支荣获金奖,3支推送国赛,学校取得参加该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青春仍需学习。5月20日,星期日,图书馆厚德学堂(200人报告厅)座无虚席,山东建筑大学“学思践行十九大,青春铸就建大魂”知识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耳,已厚植我青年学子的灵魂深处,引发强烈反响。正如本次竞赛冠军杨杨在赛后表示,“通过竞赛,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明确了青年学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同学们一起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十九大精神。”

青春需要自信。5月20日晚,外国语学院212会议室灯火通明。会场内气氛热烈、讨论激烈,声声入耳。本科生党支部“‘质疑改革开放’思潮之解析”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这里进行。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然而,近年来质疑、否定改革开放的声音从未间断。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往往成为对改革开放的无理指责、刻意歪曲甚至恶意诋毁的理由,常常引起人们对改革开放的种种疑虑,动摇人们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干扰改革开放的正常进程。学生党员们慷慨陈词、激浊扬清,“看清发展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一些人质疑改革开放,说到底,不是意识形态的偏见,就是历史的短见。”

是的,青年学子有理由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成全世界70%以上的减贫任务,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而且现在推进力度越来越大,成效明显。这是绝无仅有的历史性成就,这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贡献。

聂春燕从辅导员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眼睛里噙满了泪花。她刚刚在《山东省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申请表》上签了字。按照规定,她将享受1000元的求职补贴。“没想到临近毕业了,还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除了感谢还是感谢”道出了这个坚强女孩的心声,“等过几年生活宽裕了,我一定用行动去帮扶更多需要帮扶的人。”谈及未来,聂春燕早已暗下决心,珍惜大好学习时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一时千载,千载一时”。新的时代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时与势依然在我青年,精气神鼓而不泄,这样的历史场景,正需要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踏上时代新征程,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成就历史新光荣。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追不上了,就撞上!

                                ——余光中《夸父》


诗人眼里,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年学子,更应该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

两千年多前,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从“三十而立”至“七十而从心有所欲”,不逾矩,每过十年便跃上一个新境界。今天的青年应当追求这样的“登梯人生”,一年长一岁,努力登高一步。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惟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惟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

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沿着奋斗之路走下去,青年必将书写无悔的人生,收获充实而美好的青春回忆。

再过几日,李锐就要离开他熟悉的山大校园,暂时话别熟悉的老师及同学了。他选择的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目的地西藏林芝地区。“一次美丽西藏行,终生雪域高原情。”是他的出征誓言,展现了当代青年立志四方、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李锐对自己的选择无怨且无悔。

“格桑梅朵”,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这种花在西藏较为常见。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梅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面前略带羞涩的李锐,这个山东济宁籍的阳光男孩,像极了“格桑梅朵”。

“好儿女,当兵报国!大学生,军营建功!”嘹亮的口号划破夜幕下校园的宁静。一场大学毕业生征兵入伍的宣传活动正在校庆广场火热进行。部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学校,是砥砺品格、增强意志的好课堂,是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大舞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有责任、敢担当的有志青年投笔从戎、报效祖国。投笔从戎,我建大学子从不缺席。

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技术迭代瞬息万变,社会生活多姿多彩,人生选择丰富多元。面对利益多元和思想多样的现实,需要在坚持一致性中尊重多样性,在包容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很少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给青年提供如此广阔的舞台,时代改变着青年的生活,青年也在不断定义着时代的未来,只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时代的弄潮儿便有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无限风光在险峰


尼泊尔时间2018年5月14日8时26分(北京时间10时41分),8848.43米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顶,夏伯渝第五次挑战登顶珠峰终于成功,圆了43年的珠峰梦。而他,是一名69岁的“无腿老人”,还曾患淋巴癌。当一双钢制的假肢深深地插入山岩积雪时的那一刻,世界上没有一座山比这双假肢的主人更高。43年,5次挑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向执著坚持梦想的夏伯渝老人致敬!

“走一走,瞧一瞧,宿舍还是没有装空调;走一走,看一看,宿舍还是那个破风扇。”骆帅是2015级翻译硕士,已在学校学习生活七年的她,曾这样自嘲。与“别人家的学校”相比,几多心酸几多无奈。如今的她也已经成长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一名老师,更加成熟,更加干练。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心往一处想,劲儿才会往一处使,团结是力量之源。未来的成色,要靠团结的力量、激情与拼搏来打磨。学校之发展,在于既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又让有兴趣的人更多地参与其中。

总结是一门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小,映射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和事业成败。

时光回转,2016年4月1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山东建筑大学协议签署仪式隆重举行,山东建筑大学由此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那是一个足以载入建大发展史册的难忘时刻,从在校师生到银发学人,从校友校董到社会友好,无不为建大的跃升而欢呼鼓舞!

那一刻的自信,源自于建大穿越厚重历史,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传承和赓续中带领全校师生走过风雨如晦迎来梦圆曙光!

那一刻的从容,映射出建大在攻坚克难空前团结众志成城精神变物质加速奋进中的无限生机!

那一刻的召唤,彰显出建大在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坚定“四个自信”不屈不挠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

古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有我青年学子砥砺前行、长风破浪。

5月的最后一天,建大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放映厅B厅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党员正在这里集体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天眼”探空,“蛟龙”探海,“嫦娥”探月。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引领崭新的强国时代;一幅幅家国画卷,讲述着每一个平凡人的努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拥有灿烂历史和悠久文化的中华民族饱经风雨,如今正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观影结束后,毕业生党员李昀宸内心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影片太震撼了,作为青年,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二十几岁;2035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年,我们四十岁左右;2050年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年,我们五十岁左右。我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2018届毕业生,作为新时代的追梦者和圆梦人,正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

长风破浪,砥砺前行。广大毕业生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立鸿鹄志,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严谨务实,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够在奋斗中让梦想成真!

“离开好多年,仍然常想起,老师的板书,曾经的桌椅,宿舍的吉他,同学的欢聚,那是我的家,永远在心里……”

音乐如月光般无暇,回忆如电影般播放。临行之际,话别的是忧伤,送出的是祝福,放飞的是希望,拥抱的是明天。

信有长风破浪时。

2018届外院学子大步走在路上。


审稿:杨卫强

编审:臧蓉蓉

终审:单涛



上一条: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翻译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调剂公告

下一条:2018年英语双学位、双专业教育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