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边疆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实施成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见效。7月,学院“语”你相约,“蒙”行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怀揣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责任及乡村振兴使命,跨越三省五地,踏上草原,书写草原振兴的新篇章。

乡音启蒙:普通话种子播撒
内蒙古地区民族多元、方言各异,实践团有针对性地打造“推广普通话”课程。队员与儿童携手,从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体验入手,沿着普通话发展脉络,带孩子们感悟语言魅力。队员们精心策划“趣味绕口令挑战赛”等多元化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队员俯身贴近儿童,逐一耐心纠正发音偏差,以温和语调鼓励道:“别紧张,跟着我念‘四是四,十是十’,你读得很标准!”课堂上洋溢着稚嫩的诵读声,让普通话在教育土壤中扎根生长。


漆韵传情:非遗技艺中的文化美
以“漆”为笔,以“水”为墨。队员为孩子们讲述漆扇的起源、文化内涵与制作流程,点燃孩子们的动手热情。滴颜料、调色彩,看漆液在水面流淌成纹,将白色扇面浸入,小心一转,斑斓漆扇便在手中成型。孩子们的漆扇或淡雅或明艳,饱含想象力,制作后相互展示分享,活动室里欢声笑语,非遗技艺与文化交流共绽光彩。

石榴花开:多民族童声对话
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齐聚一堂,用五彩画笔共同描绘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图景。孩子们有的细心勾勒饱满的石榴果实,有的用亮丽色彩渲染盛开的花朵,蒙古族小男孩认真地在石榴籽上点缀金红色,笑着说:“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就像我们各民族小朋友!”这幅凝聚着童真与友谊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更用艺术的语言传递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深刻寓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红色回响:跨越时空的青春誓言
实践团队赴正镶白旗人民烈士纪念塔,深入领会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切实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苍松翠柏掩映间,烈士纪念塔巍然矗立。全体队员整齐列队,面向团旗肃立。领誓人以洪亮之声铿锵宣读誓词,队员们紧握右拳庄严宣誓。誓言在纪念塔上空回荡,与先烈英魂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激励队员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


以青春推普,筑振兴之路
本次“语”你相约,“蒙”行筑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让同学们在躬身力行中深刻体悟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厚植了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一步,实践团队员们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用语言铺就民族团结之桥,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审稿:董 亭
编审:刘 莹
终审:钟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