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English | Deutsch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党纪法规,赓续传承黄河精神——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作者:王紫萱    2024-06-06 15:54   点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5月31日上午,外国语学院联合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前往黄河水利委员会泺口水文站,以“深入学习党纪法规,赓续传承黄河精神”为主题,参加黄河水文公众开放日活动,开展参观学习、联学共建。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蒋炜玮、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贾德芳及两个学院师生党员、青马班成员等40人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山东水文局副局长武广军师向师生们致欢迎词并宣布活动开始。随后,师生们跟随工作人员参观黄河水文文化展厅,了解水文站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参观“回顾水文历史,铭记来时历泺口水程”为主题的党员教育廊道、科普廊道,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文事业发展和水文战线的英模事迹,深刻认识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几代水文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最后,师生们共同参观水文内气象场、吊箱缆道操作楼,观看山东黄河水文数字孪生示范平台讲解演示,进一步了解水文测报流程,以及水文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智能化“把脉”黄河、持续优化水文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创新举措。


据悉,泺口水文站是黄河干流上建站最早的水文站。自1919年3月1日起,就开始进行水位、流量 、含沙量、 输沙量、 气象等水文资料的观测记载。被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授予“全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目前是多所高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也是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今天的泺口水文站,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及水资源调度提供各项水文资料,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开发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师生们还就近参观了黄河文化展览馆,进一步了解了济南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


通过此次“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师生们理解了“水文,是防汛抗旱的耳目,是灾害预警的哨兵”的含义,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水文工作的神圣,从黄河泛滥、夺淮入海,到人民治黄们巨大成就,再到数字化水文站,这天翻覆地的变化,离不开黄河水文人的不懈努力。师生们被水文前辈们的爱岗敬业、遵规守纪、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忠诚事业的工匠精神、英模精神所感动,激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用专业助力水文事业发展,用外语讲好黄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参展完毕,师生们心潮澎湃,既为我们党走过的世纪风雨峥嵘感到震撼,又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明天充满信心。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孙丰洋表示,在本次研学活动中,学习了水文知识,了解了黄河文化。同学们走出展厅,在站长的带领下,迎着烈日,参观党员教育廊道、黄河水文知识科普廊道,真实体验“亲身下步走一走,黄河历史记心头”的历程。

外国语学院2021级研究生陈宏磊参观后激动地说,“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黄河文化与水文科学的紧密联系。水文工作不仅关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更关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黄河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水文工作,加强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马上要步入社会工作的研究生郝晶晶表示,“在泺口水文站,我在讲解和实地观看中学习到如今水文观测的系统化数字化发展,感受到水文站守护黄河守护人民财产安全的责任担当。同时,无数先辈为建设黄河建设水文站付出的鲜血和努力让我感到无比敬佩,我将学习先辈们的精神,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做客山东建筑大学第96期“筑基讲坛”

下一条:齐鲁网、闪电新闻客户端报到我院“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