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English | Deutsch

科创也要讲“颜值”

作者:王海峰    2021-01-24 12:36   点击:[]




王海峰,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二语教学、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现任学校语言翻译中心指导教师,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会员。2020年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指导《译路筑梦——国际建筑工程语言解决方案提供商》项目获得省赛金奖、国家银奖。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寒假期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同学们群聚性活动受限,不妨趁此机会丰富自己,多了解一些创新创业方面的资讯。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我经常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实践实训、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困惑,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翻译项目实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我坚信创新创业与学习、研究之间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并在此分享一些心得体验:

一、家国情怀,全球视野



家国情怀体现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畏与果敢。青年一代更应该有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勇于开拓、乐于创新,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最新动态,勇于探索最新时政热点,并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所学,破旧立新,守正创新。

全球视野,这意味着我们要培养自己先知先觉、新知新觉的意识,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关注国际前沿动态,精准把握专业导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想上的全球视野,才能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根本动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创新的“活水”,正是青年学生在接触并学习新领域新科技时自己的所思所得。同学们要Think Global, Act Local,放眼世界,立足本土,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践行者。


二、研有“三高”:

颜值、言值、研值



高“颜”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颜值控不仅体现在外表形象,更应该应用在我们的创新创业、学习研究中,也就是注重项目作品格式的规范和美观。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很多评委专家被传称是“外貌协会会员”并非空穴来风,他们的爱“美”之心是对文章之美、格式之美、创新之美的高标准、严要求。反观我们有些同学在提交文档、论文、毕业设计时格式“不拘小节”,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这都是需要注意和提高的方面。经常听同学们调侃到“皮鞋不亮,找不到对象,没有发型就没有爱情,不修边幅怎展宏图”,这提醒我们要内外兼修,不仅注重外在形象的高颜值,更要充实内涵素养的高“颜”值。

高“言”值。此处所指“言”,是话语修辞艺术。南宋诗人张孝祥有言:“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可见文字功底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同学们在重要场合讲话、论文写作、文案撰写时都要学会言简意赅,直击要害。无论是科创文案还是论文撰写,都要有意识地去用心凝练,大至论述言语的篇章结构,小至各类标点的精确使用,都关系着读者的要义领会。高“言”值还包括我们要学会言之有物,避免空洞生硬。言由心生,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路,就必须要有思路,组织好文路,结构化写作,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在参与科创竞赛中,“言”值的高低与否是专家能否深入了解团队项目申报与计划的关键因素,或朴实,或华丽,能让评委直截了当明晰项目是为高“言”值。

高“研”值。此处所指“研”,是研究琢磨有深度蔡元培先生对大学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研究不只限于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才真正需要广博和钻研,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本科生是为真正的“博士”。在本科阶段,要好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不能仅仅局限在本专业的维度上。


三、学研科创有“四心”:

初心、信心、恒心、静心



初心当代大学生初心和使命,就是要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同学们应当从一点一滴做起,增强主人翁意识,不论是创新创业还是学习研究,都要保持一颗初心,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做好自己,做好知识储备,结果自然水到渠成。科创路途遥远,且漫无终点,有待探索的新奇数不胜数,希望同学们能守住一颗探索未知的初心,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信心。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我们的国家、民族、文化,既不要盲目媚外,也不要固步自封,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清代袁枚先生在《苔》中写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当代青年就要有如此信心,在创新创业和学习科研中不断开拓进取,大胆尝试。同学们在协作中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真正把“文化自信”引入“科研自信”,更要懂得科研科创无对错之分,一番验证推理后有所得便是目的。

恒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也往往是同学们最容易忽视的意志品质。不论创新创业、学习研究都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要知道坚持不一定成功,但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希望同学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能够“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在科创研学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一以贯之,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

静心。多读一些书,读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再读一些与兴趣有关的。当毕业后回想起穿梭在宿舍、教室和图书馆里透明、纯粹的读书时光,日子清苦却踏实,简单却不单调。走出校园后,很难再有如此平和的心境。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中,更需要大家沉下性子,静下心来,好读书,读好书。学会“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在远离喧嚣的大学校园中,在还能够静心的时间里,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使其成为值得回望的历史与积淀。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年的科创赛事经验,由最先的一点点构想,到付诸实践,而后再实践,让我从最初的外语创新赛事指导“小白”,渐渐转变为独有一套竞赛经验的优秀指导教师。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无论研精殚思亦或创新创业皆如是。在当下“十四五”开局的新时代下,青年科创的征途也定会更加广阔,更具挑战。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治学研桑、创新创业,以更加优异的表现为国家、民族、未来做出贡献!惟愿青春年少的你们珍惜大学时光,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有梦为马,莫负韶华!

转自山东建筑大学公众号

审稿:李桂春

编审:杨卫强

终审:李桂春



上一条: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即往年的三赛)校赛通知

下一条:喜讯!我院两学子被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