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部门介绍  统战要闻  政策理论  民主党派  党外人士  民族宗教  参政议政  归国留学  港澳台事务 
站内搜索:
 
  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组织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主党派 >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 组织介绍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是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籍人士于1947年底在香港成立的。素有爱国革命传统的台湾人民出自于对国民党当局统治的不满,于1947年2月28日举行武装起义,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镇压。起义失败以后,一部分幸存者转移到香港,继续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81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正式成立。会议推举谢雪红、杨克煌、苏新为总部负责人。台盟的宗旨是,实现台湾省之民主政治及地方自治。台盟成立以后,团结广大台胞,共同反对美蒋对台湾的独裁统治。

谢雪红是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创始人,中央主席,台湾彰化人。

谢雪红早年参加了“五卅”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8年,在上海组建共产党台湾支部,曾任中央候补委员。同年,回台湾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6月,她在台北被日本警察逮捕人狱,1939年出狱。

抗日战争胜利后,谢雪红在台湾发起组织人民协会、农民协会。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二二八”武装起义。3月1日,在谢雪红的领导下,台中市武装起义,攻占了警察局和驻军粮库。2日,召开台中市市民大会,宣告成立人民政府和作战部,组成了人民军。3日,人民军和前来镇压的国民党军队激战六个多小时,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缴获了大批的枪支弹药,俘虏蒋军官兵三百多人。蒋介石急忙从内战前线调兵镇压,起义失败,台湾被残酷屠杀同胞达数万人。起义失败后,谢雪红赴香港。同年8月,她与杨克煌、苏新等酝酿组织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1月12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正式成立,谢雪红任主席。谢雪红领导台盟成员积极开展了反对美、蒋反动统治,反对美国支持的所谓台湾“托管”和“独立”的阴谋。

1948年,谢雪红号召台盟成员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并代表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以后,台盟的主要发展对象是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台盟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责、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拥护中共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坚持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主张和行为。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台盟团结广大盟员和所联系的台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作出了不懈努力。

台盟中央1949年由香港迁到大陆后,初建于上海,1955年迁到北京。台盟的组织发展以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的中上层人士为主。目前台盟在祖国大陆台胞较集中的13个省和直辖市建立组织,共有成员2100余人。

台盟中央机关内设办公厅、宣传部、研究室、组织部、联络部等5个职能部门。

台盟中央有内部双月刊物《台盟》,并有台海出版社。


四川教育网 | 浙江教育网 | 广东省教育厅 | 江苏教育 | 山东教育信息网 | 河北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信息网 | 辽宁教育热线 | 吉林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 山东建筑大学统战部、港澳台办公室  鲁ICP备06022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