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3点,商学院举办线上学术报告会。报告的主题是“关于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的几点体会”,主讲人是山东财经大学的武辉教授和山东建筑大学马院的刘海霞教授,王静副院长主持,商学院50多名教师线上参会。
两位教授从自身科研心得出发,结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历,从选题技巧、课题设计及申报书填写的技术问题等多个方面为学校教师做了详尽的专题报告。
1、武教授的分享

武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了选题的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时代性是指关注社会现实,紧跟时事政治,植根于社会现实,立足于长远发展,注重思想创新,追求超越前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明发展。武教授推荐熟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抓住社会、民生热点。
创新性方面,要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同时选题要科学,要解放思想、遵循科学规律。
武教授还分享了9个小知识点: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国家观念、开阔世界视野、具备前瞻眼光、重视规律探索、明确目标、精心设计、科学论证、表达准确。
2、刘教授的分享

刘教授讲了八点:学术研究领域的确立与坚守、研究选题的重要性、研究选题的主要来源、研究选题的基本要求、研究题目的确立原则、研究选题的步骤、近年来国家社科项目立项题目的整理与分析(马理学科、生态类)、个人项目申报书分享。
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确立与坚守”环节中,刘教授谈到:研究领域的确立原则——喜欢且能胜任,最好是导师的研究领域的承继,而且是自己特别感兴趣、有能力做好的领域,而且是学科所在单位需要的领域;在在一个领域至少要坚持5年以上,才有可能有成绩,长期耕耘,切忌浮躁。
刘教授认为研究选题特别重要,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两位教授还点评了商学院老师的十余份申报书。两位教授的点评到位,分析透彻,老师们表示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
王院长对学术报告做了总结。表示今后将进一步组织各类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大家早做准备,将申报的每一个环节抓实、抓牢、做细,争取在社科基金申报上有所突破。
会后教师们表示此次报告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特别是解决了申报中存在的几个共性的问题和困惑,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为后续申报社科基金项目增添了信心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