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源远讲坛”新学年开讲。第一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由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苏蓓蓓主讲,围绕“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涵解读——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由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秦芳主持,学院2024级研究生参加。

苏蓓蓓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托,深入剖析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她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特征: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工人生产的产品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压迫自己的力量;劳动者同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不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而是变成一种痛苦的折磨;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被扭曲;人同人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沦为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苏蓓蓓深入分析了这些特征层层递进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与劳动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她指出,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强调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消除异化劳动,而这需要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来实现,最终达到人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

讲座中,苏蓓蓓不仅对理论进行了深入解读,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躺平”现象,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她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在现有社会结构中寻找解决异化问题的方法,强调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包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
此次“源远讲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平台,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理解,更启发了大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依托“源远讲坛”,开展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学术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断深入。
审核:巩克菊
终审:赵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