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真实记录了他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注关心关爱。该书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鲜活读本,对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助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近日,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活动,同学们感触颇多,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畅谈感受与体会。
全书简介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通过一个个跨越时空、具体生动的故事,全面呈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对青年大学生一以贯之的关心关怀,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发展脉络,是指导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宝典,是广大团干部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方法指引。
此书以“当事人讲当年事”的形式全景展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从政的不同时期与青年大学生们交流交心交友的故事。三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职务不断变化,但他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们的重视关怀始终如一。从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到鼓励我们多尝试学科交叉研究,从勉励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自己到寄语我们“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吧”,我们能够由这25篇访谈稿拼凑出习近平总书记以诚待人,言传身教的生动场景,真切感受到人民领袖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认真研读,开展讨论交流,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018级研究生 张国岭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谆谆教诲,殷切期望,令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发自肺腑地深受鼓舞,总书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什么叫做理论结合实际、什么叫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真正做到读好课堂上的书和社会这本“书”。作为毕业年级许多同学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此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学子的寄语,可谓恰逢其时,我们在日后工作中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实践中成长,在下一个阶段大放异彩,书写人生华章!
2018级研究生 房柄含
读了本书后,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要做那些可能做、可以做的事,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在工作学习中,要把工作放到服务、联系群众的大局中,同时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树立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的人生理想。只有真正下到基层,才能亲身感受乡村的深刻变化,深刻认识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的可爱,真切体会到祖国强大给我们带来的自豪感。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要与国逐梦、厚植理想,要不畏将来、不负现在,要勇担使命、知行合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2018级研究生 李心桐
在与大学生朋友们交往、交流、交心中,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榜样,也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指明了正确道路。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成长周期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周期正相契合,我们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二是厚植人民情怀。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总书记对人民群众饱含深情。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我们也要从青年所思、所忧、所盼出发,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2018级研究生 王大卫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2018级研究生 于思奇
学习完《习校长破格录取身体残疾的我》(七)我深受感动。一直以来,总书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到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黄道亮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永不言弃的精神,同时也彰显了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上的巨大进步。我们党只有做到教育公平,才能帮助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9级研究生 申战
近日,仔细品读了中国青年报推出的《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报道以采访访谈的形式,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年大学生生活、平易近人、乐于与青年大学生沟通交流、勉励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感人事迹。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始终坚持并倡导青年大学生要“勇于扎根基层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做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我应将自己所学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真真实实的实践中,检验自己怎么想,丰富以后怎么干的经验,走好我们当代青年的长征路。
2019级研究生 徐子珺
在品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后,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感悟,毫无保留的把经验和理念传授给青年大学生们。我对第十五章的故事有着较为深刻的印象。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广大青年给予充分信任、倾注热情关心、提出严格要求,更在培养先进人才和基础学科建设上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气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帮助我确立了更清晰明朗的目标,即既要“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成为有梦、有爱、有智、有为的建大青年。
2019级研究生 于恬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为广大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指明了方向。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次做好基层工作的座谈会上,总书记谈到了“虽然忙,矛盾层出不穷,但感觉很充实,很乐意与各种矛盾斗争,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大学生们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如就业的矛盾、学习和科研的矛盾等。解决这些矛盾,就要学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做到“乐意与各种矛盾斗争”,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的本领。牢记总书记对青年抱有“乐意与各种矛盾斗争”的希望和期待,在与各种矛盾的斗争中,经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成长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做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2019级研究生 张路佳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每一次与高校青年的互动与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将当代青年与中华文明的繁荣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我们将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成长周期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周期正相契合,我们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学习工作的全过程中我们内心要牢牢树立主人翁意识,唤醒厚植于我们心中的家国情怀,汇聚磅礴的青春正能量,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2020级研究生 贾晓雪
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我触动很大。作为在校大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尤其是尊重青年知识分子,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也是引领青年知识分子茁壮成长的“密码”。我们这一代用什么勇立潮头,回馈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我找到了答案:‘明志’与‘务实’。志即初心,务实是使命。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争做与祖国同步、与时代共鸣的建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2020级研究生 程美玉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书信、座谈,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总书记对于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赤子之心,更进一步体会到了总书记对于青年一代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希望,也让我从大学生这个青年群体的视角更生动立体地感受到人民领袖的成长历程和伟大思想的孕育轨迹。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学习生活中,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上。青年群体应当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发展融合在一起,在学习中夯实知识基础,在实践中锻炼服务能力。交叉学科的发展是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踏实进取、求是开拓,才能够实现进步和发展。
2020级研究生 徐有静
在《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说道:“‘立志要高、起步要低’,也应‘志当存高远’,把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最高理想,同时也要从小事做起。”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也深知,只有奋斗才是前进的力量。人们常说,青春是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青春的我们充满朝气与希望,拥有满腔的热血与干劲。然而怎样度过青春年华才不算枉费?在阅读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之后,我的心中有了更加清晰与明确的答案:唯有奋斗与拼搏的青春才拥有生命力与痕迹,唯有迈开双腿去实践去创造的青春才值得回味!
编审:巩克菊
终审: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