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为全体党员上党课

作者:宋春苗 时间:2021-07-16 点击数:

为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学院党委书记赵海涛结合挂职县委副书记,带领省派第一书记团队“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经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党员上党课,充分发挥党课的育人效果,从助力乡村振兴的角度总结党员如何在实际行动中发挥争当先锋、以身示范、为民服务、贡献力量的作用。

赵海涛书记首先介绍了当前乡村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直接关系到中国城乡差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而实现乡村振兴关乎群众福祉,关乎民族复兴。赵海涛书记从五方面讲述了乡村振兴的过程:推动产业振兴,打造现代农业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是提高农民增收,夯实经济基础的关键;推动人才振兴,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推进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推动文化振兴,强化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推动生态振兴,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组织振兴,排查软弱涣散党组织,引导党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筑牢基层堡垒。

赵海涛书记根据两年的挂职经历,总结了四条工作经验:第一,站稳政治立场,这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定力;第二,坚守人民立场,这是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的重要原则;第三,注重调查研究,这是解决基层“急难愁盼”的有效方法;第四,坚持真抓实干,这是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赵海涛书记鼓励全体党员,不管是面对基层工作,还是教学科研,都应该站稳政治立场、坚守人民立场、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真抓实干。作为党员,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利用三尺讲台,发挥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作用,通过科学研究,发挥好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作用,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时刻牢记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在履职尽责中实现自我价值,助力民族复兴。

编审:张鹏

终审:赵海涛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