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启序,新程待展。9月5日,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来35位朝气蓬勃的2025级硕士研究生。他们怀揣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求与学术理想的憧憬,踏入校园、融入马院大家庭。学院以“早”字立基、以“情”字暖心、以“新”字领航,将育人初心融入迎新每一环,为新生开启研途之旅筑牢坚实起点,让青春梦想在马院沃土上向阳生长。
一、下好迎新“先手棋”,筑牢研途“奠基石”
为确保迎新工作高效有序、精准对接新生需求,学院早在报到前便启动全流程筹备,以“早部署、早衔接、早培育”的工作思路,将服务前置、关怀先行,为新生顺利入学扫清障碍。
(一)早组团队,精研方案
学院第一时间组建由学院领导班子牵头、导师为核心、学生志愿者为骨干的“迎新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梳理报到流程,从物资采购、场地布置到应急预案制定,逐项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每个环节有专人、每项任务有闭环”,以周密筹备让迎新工作“稳而有序”。
(二)早启培养,衔接学业
暑假前夕,学院创新面向2025级研究生新生启动暑期“前置培养”工作。学院领导为新生送上谆谆寄语,指引成长方向,并详细解读暑期经典著作研读行动方案,明确学习路径。同时,学院精心遴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经典书籍,配套邮寄笔记本与信纸,鼓励新生在阅读中勤记录、深思考,助力其提前浸润学术氛围、夯实理论根基,平稳实现“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业无缝衔接。

(三)早通联系,暖意先行
学院领导、新生导师以及优秀学生代表共同录制“迎新寄语”视频,用亲切的话语介绍学院发展历程、学科优势与育人理念;辅导员提前搭建新生专属微信群,实时推送报到流程、物资清单、校园导航等实用信息,精准提醒注意事项,确保新生清晰知晓入学安排;学长学姐组建“迎新帮扶小组”,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渠道,一对一解答新生关于宿舍环境、报道材料、校园生活等疑问,分享读研经验与学习心得,让新生“未入校园先暖心,未进课堂先定心”。


二、织密迎新“温暖网”,传递马院“家温度”
报到当天,学院以“礼”为媒、以“服务”为桥、以“关怀”为纽带,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迎新细节,用有温度的举措让每位新生感受“马院大家庭”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一)“有深意”的迎新礼,承载育人期许
学院为新生定制“五件套”迎新礼包,每一份礼物都蕴含深刻的育人寓意——“真理之钥”钥匙扣象征“开启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门”,“思想装备”笔记本电脑包寓意“以理论武装头脑”,“实践之桥”帆布包寄托“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的期望,“信仰之伞”院徽雨伞代表“以坚定信仰遮蔽风雨”,“长青之苗”青松绿植象征“在理论滋养下茁壮成长”。这份礼包不仅是物质关怀,更是学院对新生“求真知、育初心、勇担当”的殷切嘱托。

(二)“零距离”的服务,彰显责任担当
映雪长廊报到点前,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提前1小时到位,微笑引导新生完成信息登记、材料核对、礼包领取等流程;手续办完后,志愿者主动邀请新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迎新展板”前拍照留念,定格入学美好瞬间;针对携带大件行李的新生,学长学姐主动上前帮忙,一路护送前往宿舍,细致介绍宿舍设施与周边生活配套,用“多跑一步、多问一句、多帮一把”的服务,让新生感受“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温暖。



(三)“面对面”的对接,筑牢师生情谊
学院领导班子与新生导师悉数来到迎新现场,与每位新生亲切交谈,询问报到情况与需求,向新生介绍学科发展方向与导师研究领域;随后与新生在展板前合影,用镜头记录“师生初见”的珍贵时刻。面对新生提出的“课程设置”“学术资源”等疑问,在场教师耐心解答、细致指引,让新生在与师长的交流中,进一步明确研途目标,增强对学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师生同心赴新程,研途共济谱新篇
新生报到不仅是学子人生新阶段的起点,更是学院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新开端。学院以迎新为契机,搭建“新生成长+学院发展+师生共进”的双向奔赴平台,让青春力量与育人初心同频共振,共同开启“求真、求实、求新”的研途新征程。
(一)以初心锚定方向,新生逐梦启新程
35位新生带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赤诚热爱与对学术研究的坚定执着,正式融入马院学术共同体。他们将以入学为新起点,深耕经典著作、钻研前沿理论。在开学后的读书笔记分享会上,将围绕假期阅读的马理论著作逐一交流心得,分享学习感悟。同时,他们也将在学术研讨中碰撞思想火花,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成长为“懂理论、善思考、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传播者与践行者,让青春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绽放光彩。
(二)以匠心赋能成长,学院护航助前行
从暑假“云端前置培养”夯实理论根基,到报到当天“暖心服务”传递家的温度,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马克思主义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开学典礼上,学院领导为新生精心准备了印有“研马芳华”的文化衫,还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套五卷),并谆谆寄语鼓励新生要深研马理论。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理论授课+学术沙龙+实践调研”立体化培养体系,深化“导师负责制”,为每位新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以专业保障与人文关怀,助力新生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

(三)以同心凝聚合力,师生携手赴未来
迎新落幕不是终点,而是“师生共建学术共同体”的全新开始。学院教师将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担当,引领新生探索真理、深耕学术,用深厚的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点亮研途明灯;新生将以“勤学善思笃行”的学习态度,传承马院优良学风、活跃学术氛围,为学院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师生将携手围绕“培育具有坚定信仰、扎实理论素养、过硬实践能力的马克思主义人才”目标同向发力,共同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与学子成长成才的崭新篇章。



此次迎新,马院以“早”筑基、以“情”暖心、以“新”领航,将服务、温度与育人初心融入全程。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与新生携手深耕理论、践行使命,共谱高质量发展与成长成才新篇章。
审核:巩克菊
终审:赵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