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微光,铸星河:萌新磨课比赛志愿者表彰大会圆满落幕

作者:徐梦璠 时间:2025-04-28 点击数:

 4月25日,萌新磨课比赛志愿者表彰大会在TS301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赵林胜、院长巩克菊、副院长王慧及全体志愿者团队参会,研究生辅导员李天语担任主持。

 会议伊始,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带大家回顾了志愿者们的工作点滴。从协助选手准备教学资料,到现场秩序维护、技术支持,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他们的忙碌与付出。这些画面不仅勾起了志愿者们的美好回忆,也让在场所有人感受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强大力量。

 表彰仪式将大会推向高潮。赵林胜为标兵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王慧为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受表彰的志愿者们在热烈掌声中走上舞台,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他们的笑容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整个志愿者团队的荣耀。

  在志愿者感受分享环节,几位代表上台讲述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与心得。

 “会议结束时,参会人员对志愿者的认可让我倍感自豪。整个志愿活动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会议结束时参会人员对志愿者认可的阵阵掌声,每每想到这儿都会让我热泪盈眶。未来,我仍会带着这种志愿服务的精神,更好的展现的山建马院风采。”

——胡乃翀


“作为本次萌新磨课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大家分工协作、互相补位,让活动顺利推进。在服务过程中,通过与各位老师交流,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更拓宽了视野,收获满满。”——郭欣


“感谢学院提供的成长平台。活动中,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令我动容,每个人完成本职后还主动帮忙,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这次活动是难得的实践历练,让我收获颇丰。它会成为宝贵财富,激励我更坚定地迎接未来挑战。”

——李汶帛

“感谢老师给予参与筹备的机会。此次经历让我明白要保持学习,注重细节,更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彰显了我们马院人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作为马院的一份子,我骄傲又自豪。”

——秦宁

“衷心感谢学院的精心策划和同学们的帮助。通过这次活动,我领悟到“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把所思所想扎实落地。在未来,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院活动和志愿服务,会继续带着马院人的勤奋执着,展现建大马院人的良好风貌。”

——高凤轩

“作为辅助摄影,我捕捉到了大家在认真服务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和努力身影。无论是忙碌的身影、还是热情的微笑,都让人感动满满。这次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实现了成长。希望未来还有更多机会,能让我们在实践锻炼和团队合作中不断进步。”

——赵辰龙

“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本次活动中,这次比赛是集体心血的结晶,我在服务中体会到责任与成长。从筹备到执行,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更让我坚信: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未来我会继续投身志愿服务工作。”

——徐梦璠

“此次磨课会活动展现了学院的实力,也对于我未来的职业生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会带着马院精神,在未来努力拼搏,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刘凡

“我有三点感受,一是细节成就完美,磨课会的成功离不开大家对细节的打磨;二是团结就是力量,大家携手展现了马院学子风采;三是感恩学院平台,让我有机会学习和历练,希望学院越来越好。”

——吕少彤

 志愿者们的分享情真意切,都彰显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正是马院学子担当的生动诠释。

 巩克菊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认可与衷心感谢。她指出,精诚团结的马院人一出手必是精品,此次会议史无前例人数最多、史无前例规格最高、史无前例选手最多、史无前例办会水平最高。在会务组织过程中,志愿者们精心筹备,无论是工作落实、流程协调,还是与各方的沟通对接,都处理得极为妥当,收获了专家和选手的高度认可,也让各位志愿者们得到了淬炼和成长。

 巩克菊强调,此次会议的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实际紧密融合的绝佳契机。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切实满足了参赛选手和参会人员的需求,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活动中的各类现象,精准把握了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妥善处理了会务组织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最终使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巩克菊通过“执事敬”三字,强调认真、勤奋和思考是成长进步的关键。指出无论是学习知识、完成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要秉持认真的态度,勤奋努力地付出,同时要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此外,还着重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团结协作的价值。鼓励大家主动作为,提前规划,面对突发状况冷静处理。并指出团结是和而不同、携手共进,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凝聚强大力量,助力学院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大会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意义非凡的瞬间。此次表彰大会既是对过往志愿服务工作的总结,更是未来志愿服务征程的全新起点。相信越来越多的同学会受到感召,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将这份爱心与责任传递下去。志愿者们也会带着这份荣誉与使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光发热,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为学院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让志愿服务精神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审核:巩克菊

终审:赵林胜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