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

作者:王慧 时间:2024-01-04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重要致信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高标准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1月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体思政课教师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以下简称《行为规范和准则》,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海涛主持。

首先,赵海涛领学《行为规范和准则》,对文件中提出的心有大我,坚定政治立场;至诚报国,铸牢理想信念;行为世范,涵养道德情操;启智润心,潜心教育教学十二个方面的准则进行了传达与解读。赵海涛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院将结合实际,制定细化落实举措,强化执行力度,严格规范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行为,将其作为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鹏指出,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遵守文件所提出的十二方面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乐教善教、潜心育人,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育人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巩克菊表示,《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后我们将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年轻教师教育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通过此次学习,全体思政课教师全面把握了《行为规范和准则》精神和主要内容,深刻认识到《行为规范和准则》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并纷纷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下,全体思政课教师将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做学《准则》、守《准则》、用《准则》的表率,努力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


审核:张 鹏

终审:赵海涛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