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应用物理学 > Content

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来源: 作者: 毕研俊审核人: 赵庆利 终审:全锦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0日 17:29浏览次数:

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202

(专业英文名称:Applied Physics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运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应用技术的能力,能在光电技术、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等应用物理学相关科技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具有现代科学意识、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应该具备:(职业能力、职业成就)

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重要的法律、伦理、社会、环境、经济、安全、健康等宽广的系统视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目标2具有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和实践创新

目标3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多学科团队和跨文化环境下开展工作,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目标4: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能够快速适应物理学和光电信息相关领域发展和岗位变化的需求,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

目标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积极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努力工作。

二、毕业要求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光电技术领域的理论或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的素质,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方面的训练,具有从事应用物理学相关科技领域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

要求1思想政治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和社会适应能力;视野开阔,具备探索和创新精神。

要求2业务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1) 掌握系统的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 掌握较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较广泛的应用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运用物理学中某一专门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相应管理工作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 了解相近专业以及应用领域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应用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归纳、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具有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7)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要求3:体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要求4劳育方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有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要求5美育方面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具备感受美、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1




2




3





4.




5.





(简略概括毕业要求填入表中,分析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在相应的单元格内打“√”

三、毕业要求与课程关系矩阵图


序号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要求1

要求2

要求3

要求4

要求5

1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3

四史

H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6

形势与政策

H





7

思想政治课理论实践

H





8

力学


H




9

热学


H




10

电磁学


H




11

物理实验(理)


H




12

光学


H




13

原子物理学


H




14

理论力学


H




15

电动力学


H




16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H




17

近代物理实验


H




18

量子力学


H




19

固体物理学


H




20

激光原理


H




21

光电子技术


H




22

信息光学


H




23

太阳能光伏原理与技术


H




24

LED制造技术与应用


H




25

光纤通信


H




26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H




27

工程制图与识图B


H




28

数字电子技术(XD


H




29

模拟电子技术(XD


H




30

高等数学A


H




31

线性代数A


H




32

C语言程序设计(JS


H




33

数学物理方法


H




34

大学体育



H



35

军事理论与实践

H


H



36

美育类课程




H


37

第二课堂与创新实践A





L

38

劳育实践





H

39

创新实验实习周(应用物理学专业)

H

H




40

物理仿真试验训练

H

H




41

创新训练(应用物理学专业)

H

H




42

应用物理学前沿实践1

H

H




43

应用物理学前沿实践2

H

H




      注:某课程或实践环节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程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

四、主干学科  

学生需掌握数学、计算机、电工电子等方面的基础学科知识。

五、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力学,热学,电磁学,物理实验(理),光学,原子物理学

专业课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应用物理专业实验。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计算机技能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大学物理实验、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创新训练、毕业论文等。

七、学制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八、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九、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1. 课程总学时2618学时(144.5学分),其中必修课1882学时(101.5学分),占71.9%70.2%)。选修课736学时(43学分),占28.1%29.8%)。理论教学课程学时2312127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30617.5学分)。

2.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9.5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和创新实践2学分。

3. 本专业总学分184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57, 31.0%

十、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十一、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十二、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十三、专业各学期学时分配表

            学期

  学时

类别

总计

课程教学环节

必修

270

336

488

392

152

64

48


1750

限选



48


240

104



392

其它









460

实践教学环节周数

3

0

3

2

3

3

4

17

35

说明:课程填学时,实践填周数;其他包括专业任选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


十四、专业学时学分结构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学分数

百分比(%)

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

550

28

73.3

学科基础必修课

496

27

专业基础必修课

312

17.5

专业必修课

392

21.5

素质拓展必修课

156

8.5

选修课

专业限定选修课

392

21.5

26.7

专业任选课

208  

13

公共选修课

96

6

2602

143


集中实践教学模块

37

180

毕业需达到的最低学分数

180

注:百分比是指该类课程占课程总学时数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