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校转发的《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全体建大学子:为了打赢这场战“疫”,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切勿提前返校!》,在理学院学子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争做“守护者”“修行者”“识途者”,让这个特别的寒假生活突破“宅”而活起来。
担使命、保安康,做“守护者”。理学院2019级李向旭同学说,冲在防疫一线是坚守、保证社会正常运行是坚守、特殊时期“宅”是一种社会责任。家住农村的2018级安建山同学成了家庭科学的传播者、健康的关爱者,每天晚饭后跟父母一起收看新闻联播,了解疫情等相关信息,教父母如何正确戴口罩,在他的劝说下,出门戴口罩成为了父母的自觉行动。2017级赵彩屹同学,每天在社区防疫知识宣传专用微信群内为居民普及防疫知识和疫情下的心理健康知识,号召社区居民不信谣、不传谣,理性对待网络信息。
宅其身、抱道行,做“修行者”。这场全民参与的战“疫”,让理学院学子更加明白了学习的价值和奋斗的意义。2016级刘斌同学利用这个寒假为即将到来的研究生复试做着忙碌准备的同时,结合自己备研心得为学弟学妹们撰写了2021数学考研复习建议。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校长奖章获得者赵彩屹同学,利用慕课、学堂在线等网络学习平台强化专业学习提升过硬本领的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项目和校级开放实验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与队友们积极推进线上项目。院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十大优秀学生付锦铭同学,在班级开启同学们每日健康打卡,向学院老师们报告平安,并组织同学们网上开展战“疫”并肩志愿同行活动。2017级学生党员李辉同学完成手抄党章之后,继续抄写《共产党宣言》,他说从最开始的看不懂到读得热血沸腾,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致敬”马克思。来自贵州的2018级小伙陈添,将这个“宅”的假期演绎的有滋有味,他帮助读初三的妹妹辅导功课、为她解答人生的小困惑;陪妈妈做糕点、打果汁,和父亲一起关注疫情;为家人炒菜、做饭,家人品味他的劳动成果的场景,深深地触动着他的内心。
同学们纷纷表示,坚决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做到游必有方,做一名让家长、让老师、让学校放心的“识途者”;在这个暂停的时空里蓄积力量,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满怀豪情和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