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我校“第二十一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阳光心晴 温暖同行”主题,激发大学生走出宿舍、走进校园,在校园内营造活力、青春、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理学院举办了“心灵奇旅”心理健康主题校园寻宝大赛,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本次活动的盛况吧!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参加,据统计全校共有16支代表队、超过128名同学参与其中。此次校园寻宝大赛共设置了17个寻宝点,参赛选手需要完成各项任务,收集线索,最终找到隐藏在校园里的宝藏。
一圈到底
活动要求八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并提出规则: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能不能用身体其他部位通力合作将呼啦圈从第一个人传递到最后一个人?在熟悉了游戏规则后,随着裁判一声口令,呼啦圈就在同学们身上欢快地跳动了起来。只见有的同学甩起胳膊,有的同学勾起脚尖,各出“奇招”,身手灵活,引来现场阵阵笑声。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团队游戏的快乐,更加懂得了责任、沟通、协调合作的重要性,彼此增加了信任、增进了友谊。
同频共振
所谓同频共振,在物理学的定义为:当一处声波与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相遇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对同频共振的人而言,距离和语言的多少并不重要,他们的相遇是基于心与心亲密接触相撞而产生的强烈共鸣。在操场上进行的“同频共振”活动就是一个考察团队默契度的游戏,团队八人围成一圈,分别用绳子拉起中间的鼓,在鼓上放一小球,球需在鼓上弹起3次则成功,若掉落则需重新开始,这个游戏看似比较难,但是团队成员行为节奏一致性越高,这个游戏成功的概率也越高。
心灵手巧
有一个成语叫心灵手巧,但是我们的游戏不仅要手巧更要脚巧。所有人的一只脚都要踩在报纸上,然后把报纸翻过来,不能用手,报纸不能碎,而且脚不能离开报纸,可前脚掌踩报纸,后脚跟离地,脚可以替换,但只能踩纸后替换,注意脚不可以在报纸上蹭,完成即通关。这个活动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真正尝试却发现困难重重,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尝试不同的方法。
参赛选手们在活动中积极配合,通过与队友沟通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还提升了自身的心理素质。活动结束后,参赛选手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参加本次活动的杨洪玮同学回忆“投篮高手”环节时说:“投篮是我比较拿手的项目,我的队友他们轻轻松松的完成了投篮任务,但是我手感有点不好,投了好多次都没有投进最后一个球,队长说让他们一起给我加加油吧,在队友们的鼓励下,我也是重拾信心,接着,一记完美的空心投进,完成了我们队的任务,继而前往下一个任务点。在这个互动中我意识到,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朋友的一句鼓励与支持恰巧就是我们能渡过难关的关键。”
经过近近2个小时的奋斗,最终,来自理学院的团队以最快时间,全部完成赛事任务,获得校园寻宝大赛的冠军。理学院团队代表史芳源同学说:“寻宝大赛是一个集体力、智力、团队合作为一体的综合型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团队通过打卡五个关卡并通过其设置的游戏,率先回到起点。迎着午后艳阳,每支队伍奔跑穿梭于广阔的建大校园中,这无疑是对体力的巨大考验,如果不是团队成员的相互鼓励,很难想象我可以坚持下来。每到游戏关卡,这不仅是对体力消耗的缓冲,同时也意味着将要面临新的一轮考验:数字炸弹、你画我猜、一圈到底……每一项游戏团队成员都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即使对于女生稍有难度的挑战大家也不轻言放弃,我认为正是这种团结协作、永不言弃、挑战自我的精神才使得我们团队荣获一等奖,也是我们在这次寻宝大赛中真正寻到的“宝”。”
据悉,本次校园寻宝大赛获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活动圆满成功。理学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欣赏接纳自我,从容面对人生挫折,勇敢追求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