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生活作为延伸的课堂,是正常教学内容的扩展和补充,也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重要渠道。2022年寒假伊始,理学院统筹谋划,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坚持寒假育人不断线,为广大同学量身订制了个性化“假期成长菜单”,通过“线上云端”跨越地区,利用学院官方新媒体平台推送“每日一课”,全方位做好寒假期间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贴近成长实际,丰富学习内涵
“每日一课”结合假期生活特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板块,并采用新媒体传播技术每日推送学习内容,紧跟时代、着眼当下,牢牢把握青年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贴近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每日一课”来保证学院在寒假期间对广大同学们的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就业指导不掉线。“每日一课”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类、分层开设多个板块,内容丰富,类型广泛,每个同学都能在“每日一课”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专业加油站”主要着眼于专业知识学习与拓展,有针对低年级同学的国内外优质课程推荐、学术前沿信息等,同时也针对高年级学生考研复试相关经验等内容;“英语在线”则是通过单词打卡、语法讲解等基础内容,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同时也有雅思、托福备考的相关信息,为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提供信息;“悦”读书单则为大家分享假期必读书单和阅读体会,拓宽同学们的知识储备,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每周思政”则是通过分享党史故事、英雄人物传记、红色电影等方式,不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接地气等。
二.全员协同参与,提升育人实效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教师育人主体功能,形成了“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全程导师”多位一体的良好学生工作局面。假期“每日一课”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学院领导、各教研室老师和辅导员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纷纷加入到“每日一课”“幕后小编”的队伍中,为丰富这一寒假育人课堂而出谋划策。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院领导率先垂范,指出要将“每日一课”作为寒假专项育人活动,提出很多指导性意见;各教研室老师结合教学任务、课程设计、科创竞赛等方面,精心设计、仔细谋划,多方面收集资料,将“每日一课”作为隐形的课堂,为同学们推荐线上慕课、专业知识等“宝藏干货”,拓展了很多在课堂上未曾展开的学习内容;辅导员老师们结合日工作,不断丰富“每日一课”内涵,在心理状态调试、阶段性学业规划、假期综合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给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充电加油,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送到广大同学的身边。通过寒假“每日一课”,既拓宽了学生成长的宽度,也延伸了老师们育人讲台的长度。老师们纷纷表示:“利用这种方式在假期里与同学们交流是第一次,弥补了假期学生教育的不足和短板,扩展了育人空间,也探索了学院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一条新路径。”
三.引导自主学习,增强双向互动
“每日一课”整体课程设计合理,内容覆盖范围广泛,在寒假期间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为保证假期不停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同学的欢迎与支持,也在同学们当中掀起了打卡学习的热潮。学院2021级本科生牟奕行的家长谈到:“理学院开设的寒假每日一课非常有意义,让放假回家的学生也能学习知识,有效减少了孩子抱着手机玩游戏的时间,我们作为家长非常支持和感谢学院的这项工作。”2020级统计专业的侯诺同学说:“每日一课让我不再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我对其他专业课程和相关学科竞赛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运动的兴趣,目前我正在跟着每日一课进行打卡锻炼。这不仅进一步扩宽了我的专业视野,还涉猎了其他知识,同时还丰富了我的寒假生活,让我的寒假不再只有手机,这个寒假变得非常充实且有意义。”此外,学院还积极鼓励同学们向学院投稿,分享自己在假期中的学习体会、社会实践感悟、所见所得等,充分展现我院学子的青春风貌,使学院和同学们在假期期间也能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不断增强同学们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寒假“每日一课”,既充实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同时也搭建起了假期期间师生沟通的新桥梁。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着力服务好每一名同学,将假期“每日一课”打造成学院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让假期的教育工作不断线、学生成才不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