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学生一起聊天,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国家的资助政策越来越好了,感谢党和政府”“学习逃生技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党员们、居民们笑着说道......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给老党员送去温暖,让居民了解国家资助政策,7月25日至7月31日,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恰同学”社会实践团队纷纷返家乡,分别来到济南市殷巷镇小后吴村、肥城市汶阳镇孙庄村、淄博市果里镇西埠村、济宁市汶上县南站街道宋铺村、青岛市即墨区进行党史学习、向老党员家中学生以及所在社区宣讲国家资助政策、防诈骗、洪涝灾害预防与自救逃生技巧知识,并组织开展抗洪救灾捐助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
一、红色入脑:身临其境学党史 汲取奋进正能量
一枚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承载着老党员们的峥嵘岁月。“恰同学”实践团队分别来到了有50年及以上党龄的吴守平、邱香兰、孙立汗、祁兆栋等老同志家中。看着一位位信仰如初的老党员,听着一段段不平凡的人生,“恰同学”社会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每一位老党员对自己岗位的热爱与坚守、永远跟党走的执著和追求。邱奶奶提到“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荣获这枚纪念章,深刻感受到了党中央没有忘记我们老党员,时刻关心着我们”。当向每位老党员同志问到,对新时代青年,对“00后”大学生们有什么嘱托时,在不同“时空”,几位老党员同志不约而同地提到:“永远跟党走”!瞬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回响在实践团队队员耳边。
图 1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图 2团队成员与邱奶奶合影
图 3老党员书写永远跟党走
二、关爱走心:送上“00后”们不一样的温暖
在家看新闻联播,成了吴爷爷每日的“必修课”。新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一部手机“行天下”。恰同学社会实践团队为老党员们带去了精心手绘的微信操作教程,将微信视频聊天、语音聊天、发朋友圈、发送表情包等常用操作,用大号、加粗笔,按照微信界面绘制了出来,并给老党员同志们进行一一讲解。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吴爷爷与亲人打通了自己操作的第一通视频电话,“孩子们忙,这样想他们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见面’了”,吴爷爷高兴的说到。
图 4“恰同学”团队手绘微信操作(部分)
为丰富老党员生活,拓展老人了解国家大事的途径,实践团队成员耐心细致地教老人们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大国”等官方公众号,让老党员们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动动手指即可了解国情、社情。
图 5团队成员为老党员讲解微信操作
除此之外,“恰同学”社会实践团队与老党员们许下“青春跟党走--恰同学与你有约”承诺,团队成员会在每年的暑假,与走访过的老党员约定“三不断线”:联系不断线、关心不断线、新鲜事物“教学”不断线,每年为老党员同志们送去“00”后们不一样的温暖。
图 6为老党员讲解微信操作
三、资助育人:风“豫”同“州”,我们在一起
暑假是新生录取的重要时间段,“恰同学”实践团队对家中有学生的老党员家庭、村上其他学生家庭,挨家挨户地发放《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宣讲国家资助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党“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尽可能的与学生、学生家长们观看防诈骗视频,嘱咐开学前后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期,谨防不法分予以发放助学金、预交学费等名义骗取钱财。
近日,河南洪涝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恰同学”社会实践团队及时关注身边河南同学状况,积极转发扩散河南救援电话、学校资助帮扶信息,并动员亲朋好友向河南捐款,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在台风烟花登陆山东前,“恰同学”实践团队向老党员们及村民们宣讲洪涝灾害预防和自救逃生技巧,温馨提示大家要减少外出,注意安全,不为党和国家添麻烦。
图7 向河南捐款(部分)
此次“红色入脑,关爱走心”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山建学子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让老党员们感受到关心关怀和青春的力量,使村民及时了解到国家资助政策,得到了当地村民、村委的一致肯定,切实做到了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
图 8带领学生观看防诈骗视频
作者:理学院
编审:赵庆利
终审:全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