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简介  学术机构  科研平台  科技成果  科技政策 
学术会议
首届中国铁路遗产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铁路建筑遗产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2018-04-22 15:29  

首届中国铁路遗产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铁路建筑遗产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

近几年,工业遗产的概念越来越多为公众所熟悉,特别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颇受学界关注。

4月21日,首届中国铁路遗产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铁路建筑遗产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工业遗产学部、中国科技史学会工业遗产研究会、山东建筑大学主办。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元、山东建筑大学校长靳奉祥、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伯英、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崔大庸等出席了研讨会。

此次学术讨论是国内关于铁路遗产的首次研讨会,聚集了国内外铁路遗产研究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吸引了来自国内2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近30人参与,其中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流高校的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专家。

副校长傅传国主持了开幕式,靳奉祥、黄元、刘伯英先后致辞。

靳奉祥首先对探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建筑遗产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方面所做的工作。靳奉祥指出,当前山东省正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提升文化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今天,各位领导和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济南,共商铁路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大计,为学术交流、信息分享、政策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黄元在讲话中强调,如何通过遗产保护让旧的东西焕发新生,对工业遗产来说是一个非常适用的话题。在之前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我们可能过多的关注‘新’动能的植入,但忽视了‘旧’动能。”“‘旧’的东西未必就要被拆掉,通过全新的思维,让旧的东西发挥出新的产能、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工业遗产来说是其重生的重要机会。

刘伯英在讲话中表示,铁路一直是全世界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导因素。也正是因为铁路事业的发展,一些老旧的铁路、沿线的建筑正面临着消失的命运。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铁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山东建筑大学进行了全省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胶济铁路的调查保护和规划工作工作,对胶济铁路做了两年多的田野调查,为正在进行的胶济铁路全线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黄元、刘伯英、靳奉祥、姜波共同为“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铁路建筑遗产研究基地”揭牌。

学术研讨会后,与会专家一起参观了山东建筑大学铁路文化展馆和火车餐厅。

下午,大家就如何让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在新旧动能转化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行了主旨发言和讨论。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的新背景下,遗产保护如何让旧的东西焕发新生,成为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刘松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赵志庆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一兵教授、法国巴黎高科驻华代表裴逸风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慕启鹏老师等先后做学术报告。

4月22日,与会专家赴济南天桥区参观了胶济铁路博物馆,高度评价了博物馆维护修缮情况和馆藏展品的价值。

2016、2017两年,山东建筑大学组织研究团队对胶济铁路做了一次全面摸底的田野调查。胶济铁路作为山东境内的第一条铁路,不仅促进了山东的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还包涵了大量山东近代工业的信息,是山东一条重要的文化遗产线路,在2018年1月27日被列入由中国科协颁布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里。山东建筑大学的田野调查准确详细地掌握了沿线铁路工业历史遗存的现状,为今后全线的保护工作做好基础数据的普查统计。


作者:李琳琳

编审:盛红梅

终审:张志刚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09-2010 山东建筑大学科技处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7091  Email:kyc@sdj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