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成立于1958年,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山东省一流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撑学科。拥有“建筑结构移位与加固改造”教育部创新团队、“土木结构安全与防灾教师团队”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山东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专业建设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土木工程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22名,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46人,高级职称比例到达6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63%。专业教师中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国家级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8人。
近五年,专业教师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首届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建设有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在线课程6门。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300余篇;获国家专利80余项。
2016年以来,学生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200余项,在全国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一直稳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他们多数已成为山东省建设行业的骨干力量。学院已为社会培养出万余名土建类技术人才,成为山东省经济建设尤其是建设行业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n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各类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以及投资与开发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和一定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n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建筑结构抗震、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结构设计、地下工程防灾减灾、土木工程施工、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