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上午好!本期资讯聚焦高校中的“微腐败”。“微腐败”有几个特点:一是小。尤其是与“大腐败”相比,往往显得微不足道,当事人对此缺乏警觉,社会对其也存在一定容忍度。二是多。“微腐败”在众多领域,以多种形式存在,容易使党员干部产生司空见惯、法不责众心理。三是惑。“微腐败”多裹着“合情合理”的外衣,打着“人际交往”的幌子,依靠手段的隐蔽,游走于“边缘地带”、“灰色地带”,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四是近。“微腐败”离基层近,离群众近,社会关注广泛,群众议论颇多,腐蚀党的形象,危害党群干群关系。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微腐败”的危害,自觉抵制“微腐败”!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内容一:高校“微腐败”表现形态
高校中“微腐败”表现形式多样,多见于高校的教育管理、学术活动、财务经济活动、公务接待、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
(一)从“作为”的方面看,“微腐败”的主要表现
一是作风类“微腐败”,主要表现为“吃拿卡要”的庸俗行为。“吃”:接受服务对象“请吃”。“拿”:优厚亲友、收受“好处”。有的老师存在以自己好恶、关系亲疏在考试阅卷、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各种奖励表彰、实习安排、党员发展、学生活动等方面给予倾斜、关照,甚至修改学生成绩。“卡”:利用公权力,卡压师生,谋取私利,捞取好处。“要”:争功诿过,热衷争先进、争荣誉,向组织伸手要待遇、要名、要利。2019年7月澎湃新闻报道“黑龙江通报29起教师“微腐败”案例”:涉有偿补课收受礼金等,其中涉及“考研自命题教师收费后集中辅导考生”;“收费后为学生提供补考试卷及标准答案通过补考”;“通过微信给学生发送购物链接索要物品”等。
二是学术类“微腐败”,主要表现为“学术造假”“学术冒名”“学术人情”“学术买卖”“科研资源占用”。最常见的是学生的论文被老师冒名,下属取得的研究成果被领导冒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被课题负责人占有。将学术成果当商品买卖,以此换取经济利益。由于是领导干部等“特殊身份”,独自或其科研团队长期占用学校大部分的科研资源,占有多数科研经费。黑龙江某高校教师在多个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复制比严重超标,存在“剽窃文字表述”和“一稿多投”问题。
三是经济类“微腐败”,主要表现为虚报账目、虚开发票报销经费,挪用、乱支、套取课题经费。如将自己个人和家庭成员个人消费“化为”单位或科研项目支出,用公费报销。研究生导师借发放学生补贴等名义套取项目经费,占为己有。检察日报报道安徽某高校教师利用职务便利,虚开假发票套取课题经费89万余元。
(二)从“不作为”方面看,“微腐败”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慵懒散漫、消极应付、漠视师生困难、推诿扯皮。接待师生态度冷漠、漫不经心、告知不全面细致,甚至故意刁难。对有损公平公正的行为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如学生考试中,对作弊行为视而不见;对学生评奖评优、竞选先进、发展入党等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不闻不问等。热衷投机钻营、唯上媚上,对上溜须拍马、对下颐指气使。







一:深刻认识“微腐败”
“微腐败”易发而广泛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一些基层人员装表接电或抢修等服务时会接受一盒香烟、一点土特产、一顿宴请等;一些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专业的管理人员接受客户红包或单位私人宴请在为其办事时打“擦边球”,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贵重的物品等。
二:“微腐败”的特点
微:乱用公权的行为较小,一点点、一滴滴,打个“擦边球”,玩个遮眼法,雁过拔毛,顺手捞点小好处;
近:“微腐败”行为多半发生在身边,或接受单位宴请,或办事接受礼品,或利用公款旅行,或挖空心思虚报冒领,或侵占扶贫救助资金,都看得见摸得着;
多:数量多,次数多,领域多,形式多
腐败虽“微”而质不同
就我犯得那点小错,领导们都看不上眼,我贪得那点跟大老虎比,九牛一毛,何必那么认真,像我这样的太多了。
我只是借用,又没贪污,违规收入都退了,还处分我干嘛。
我犯的这点错至于‘上纲上线’吗?如果按我这样处分,那有些人的处分都多得没法计算了。

“微腐败”本质上是一种潜规则
基层干部上门看望带点礼物,逢年过节请客吃饭,红白喜事收受礼金等。很多人认为这些行为是人之常情,甚至觉得招待、吃请、送礼、送钱是增进关系和礼尚往来的需要。对于那些看似“合情合理”,又被冠名为“辛苦费”、“劳务费”、“人情礼”的微腐败行为,群众貌似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无形助长了“微腐败”的歪风邪气。人们常说:“大老虎太远,而苍蝇直接扑面”,这突出反映了基层“微腐败”的严重性。基层的“微腐败”相比“大老虎”而言,往往是显得微不足道,“微腐败”虽然涉及的财务金额小、数量少,但对党员干部的腐蚀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而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关键是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基层"微腐败"。
二:高校腐败案例解析
案例
2005年3月至2017年10月,任廷琦在担任烟台师范学院院长,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山东科技大学校长期间,接受他人请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单位或个人在承揽工程、拨付工程款、升学就业、调换专业、职务晋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由本人或通过其特定关系人54次收受、索取上述单位、个人所给予的现金、银行卡、房屋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81万余元。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任廷琦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80万元人民币。
一个用权“任性”的高校一把手----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王国炎。在任期间,在合作办学、人事调整、建设学生校舍等工程中多次收受、索取他人财物99次,总计约600万元人民币,于2013年8月被江西省萍乡县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0万元人民币。办案人员介绍,王国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纪委查办的第一个在任高校党委书记违法案件,不仅在江西省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中震动大,甚至在全国高校以及学术界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原武汉大学资产部部长、采购中心主任成金华,在负责该校设备采购及工程发包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12家供应商贿赂计40多万元。2005年1月,武昌区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6年。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处处长马振杰在担任学校资产管理处处长期间,利用负责学校大宗设备采购、招投标工作及项目验收等职务便利,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间先后11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0多万2004年12月,武昌区人民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8年。
吉林化工学院工会原主席王坚、原财务处长刘文彦组织公款旅游并报销相关费用问题。2014年暑假期间,王坚组织学院77名教职工到长白山景区旅游,共发生景区门票和车票费用1.66万元,经由刘文彦签批报销。王坚、刘文彦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报销费用全额退还。2019年4月19日,是浙江省永康市第三中学食堂工作人员潘春艳刚生下二胎的第9天,身在哺乳期的她心急如焚地来到永康市纪委监委主动投案。
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潘春艳在永康三中食堂工作期间,利用负责学生食堂卡充值的职务便利,采用虚构电脑充值系统故障的手段,侵吞充值款48万余元,用于个人消费支出。潘春艳说,投案自首时,她以为挪用的数额是25万,但看到铁证如山的48万账单摆在面前,她才意识到自己花了那么多不该花的钱。接受调查时,潘春艳连说了四个“对不起”,她说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孩子、对不起亲朋好友。这些年如流水一样的网购支出,最后还是得由自己和家人来买单!
2019年10月25日 ,永康市纪委监委将潘春艳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永康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一定要算好七笔账:
一算“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职务犯罪,丢了公职党籍,积累的一切化为乌有,断送的是事业前程。
二算“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由于职务犯罪,葬送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积累,还要退赔赃款累及家人。
三算“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职务犯罪,腐蚀了曾经努力获得的肯定和荣誉,为人所唾弃。
四算“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职务犯罪葬送家庭,给亲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愧对父母妻儿。
五算“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原本和谐的姻亲、血亲关系,因遭受腐败伤害而支离破碎。
六算“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职务犯罪人身陷囹圄后,对自由无价有切肤之感。
七算“健康账”,不要身心交瘁:职务犯罪人胆战心惊、寝食难安中。巨大的压力而身心俱疲。
三:不忘初心 廉洁从业 砥砺前行
1、知敬畏,守底线,廉洁从业
古人有“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的名言,有“畏法度者最快乐”的达观,这些古训都是在提醒人们要严以律已,有所畏惧,切不可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大家要时刻怀有敬畏廉洁自律制度、敬畏党纪国法之心,“敬”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畏”体现出自身的自我警示,敬畏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感情,时刻敬畏廉洁自律制度,有了敬畏之心,就有了思想和行动的标准,就能严以律己,洁身自爱。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有一份“清醒”的敬畏感,时刻警示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道德与理性底线,牢记廉洁从业,经得起诱惑,终究能够心安理得。
2、时刻自省,强化学习,廉洁从业
古有圣人孔子“吾日三省吾身”。我们作为学校的一名员工,每天也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为学校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书中的那些典型案例时刻警示着我们:与其东窗事发时悔之不及,还不如防微杜渐,杜绝侥幸。慎权、慎利、慎欲,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保持平常心,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坚守职业道德,廉洁从业。平日里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业务技术,提高个人素质和法律意识,按规矩办事,按要求操作,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时时事事自警自律,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3、坚守职责,忠于岗位,廉洁从业
当今社会,有些人扮演着爱岗敬业,遵规守纪,廉洁从业,无私奉献的角色,有些人扮演着浮躁不振的角色,有些人扮演着贪污腐败的角色。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忠诚”二字,忠诚于党,忠诚于学校,忠诚于职业。
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肩负职责,增强反腐倡廉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