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以案说纪2020年第25期】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涉事高校承认有错,更多细节曝光/6人被处分!仝卓虚假转学事件查清楚了/冒名上学接连曝出,真的查不清来龙去脉?

【“以案说纪”2020年第25期】本期“以案说纪”分享一组资讯,是关于学生学籍造假、冒名顶替上学等案例,从这几个案例可以看出,不管是学生还是有关参与人员,甚至是涉事高校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引以为戒,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学生相关资格审查,共同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

【内容一】

《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涉事高校承认有错,更多细节曝光》

 

 

央视新闻6月18日消息,2004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高三学生陈春秀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16年后事情被媒体曝光,引发社会关注。日前,涉事高校山东理工大学接受了总台央视记者的采访。

顶替者学历已被注销

6月16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山东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5月23日学校接到被顶替者陈春秀的电话举报,随后成立了调查小组,开始初步核查。5月26日,学校派人到聊城冠县,走访调查了顶替者和被顶替者双方。

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王子林:我们也见到了顶替上学者陈某某及其父母,据孩子父母反映,承认当年顶替别人上学的事实,但是这个事情是由其(陈某某)舅妈代为办理的,所以他们对具体的顶替细节,并不知情。

记者:那有没有走访过她的舅妈呢?

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王子林:据顶替上学者的父母反映,其舅妈在2004年,当孩子入学一个月左右便去世了。

在调查中,顶替者陈某某给山东理工大学调查人员写了一份“说明”,并签名按了手印。

据冠县联合调查组介绍,顶替者2004年高考后改名为陈春秀。山东理工大学在了解到该情况后,立即对陈某某的学历启动了注销程序,学信网显示,注销时间为2020年6月9日。

涉事高校承认入学审核不严

那么,当年陈某某是怎么通过山东理工大学入学材料审核的呢?在山东理工大学的协调下,记者联系到了2004年时任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的艾修俊,他给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山东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 艾修俊:为了新生资格审查,学校专门下发了文件,我们对新生进行了“四对照”来核查新生的真实情况。这“四对照”是对照准考证、录取通知书、户籍证明,以及学生本人的照片。当年(2004年)我们通过复核,查出了3个有疑问的学生,我们最后核实,由学校下发文件进行了处理。

艾修俊所提到的文件,是山东理工大学2004年下发的《关于做好2004级新生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在“入学资格审查”部分明确标明要“按照中学档案和电子档案以及本人情况进行审查,做到准考证,录取通知书、户籍证明和本人照片材料相一致,凡不一致者,要及时查明原因,做到有实有据,同时对于存在“替考、冒名顶替上学等情况的学生,要及时汇总上报招生就业处”,艾修俊介绍,学校当年查到了3名有问题的学生,但其中并没有陈某某。那么当年为什么没有发现顶替者陈某某呢?

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魏修亭:在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方面,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学校发文件发通知、开会布置,然后由学院的相关专业辅导员进行入学资格审查的初核工作。一般来说,一个辅导员审核几百人的信息,假如这个辅导员的工作不够细致,责任心不强的话,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查不出来。现在我们也在进行反思,一个是从审查的机制上进行反思,建立比较完善的机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同时也得加大审核力度,多增加人手,最后在审查的过程中形成闭环。

联合调查组正在对事件展开进一步调查

目前,冠县联合调查组正在对陈某某是“如何取得被顶替者的录取通知书”进行调查。山东理工大学也已启动了对当年陈某某入学资格审查过程和审查不严问题的调查,将根据冠县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对相关涉事人员作出严肃处理。

 

 

【内容二】

《6人被处分!仝卓虚假转学事件查清楚了》

 

618日,陕西省延安市纪委监委发布关于对李庆锋等人为仝卓办理虚假转学手续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

延安市纪委监委关于对李庆锋等人为仝卓办理

虚假转学手续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

(2020年6月18日)

 

仝卓自曝以伪造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等问题后,陕西省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延安市纪委监委成立调查组,依规依纪进行了深入调查。6月13日,对延安市档案馆馆长李庆锋等6人立案审查,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现将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李庆锋接受仝天峰请托为仝卓办理虚假转学手续的问题

 

经查,2012年8月,时任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李庆锋在接待山西省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仝天峰一行时,仝天峰谈到其儿子仝卓想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因仝卓是往届生,但该校只有应届生才可报考,请托李庆锋帮忙为仝卓办理虚假转学手续。李庆锋通过在宝塔区第二中学任教的大学同学侯绥利办理转学手续,侯绥利找到时任该校招生办主任兰海,兰海又找到时任该校德育处主任谢东平帮忙办理。

 

谢东平在一张空白《延安市普通高中学生转学审批表》上签署“谢”字并加盖了“宝塔区第二中学德育处”的印章后交给兰海,兰海交给侯绥利。李庆锋从侯绥利处拿到该表后填写了仝卓的基本信息,又找社会人员在该表上加盖了伪造的延安市教育局学籍管理专用章、宝塔区教育局学籍管理专用章,后将该表交给仝天峰。对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线索已依法交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二、有关责任人员处理情况

 

时任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延安市档案馆馆长李庆锋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决定给予其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

 

延安市宝塔区第二中学教师侯绥利违反工作纪律,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时任延安市宝塔区第二中学招生办主任兰海(现已离岗)违反工作纪律,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时任延安市宝塔区第二中学德育处主任,现受聘担任该校副校长的谢东平违反工作纪律,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解聘其副校长职务。

 

时任延安市宝塔区第二中学主管学籍工作的副校长范昕涛(现已离岗)负有主要领导责任,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时任延安市宝塔区第二中学校长樊海峰(现已离岗)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决定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内容三】

《冒名上学接连曝出,真的查不清来龙去脉?》

 

聊城故事多,又见冒名上学!山东聊城市冠县“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余波未平,同在山东聊城的王丽丽(曾用名王丽)近日又向媒体反映其也遭遇被冒名情况,据当地最新通报,直接涉事的公职人员已被双开。

 

 

6月16日,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府发布通报称,给予王某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图片/东昌府区政府官网

 

一起快速进入舆论视野的冒名上学案,在舆论围观后相对快速地有了处理结果,但却也是在当事人多次反映、举报无果后。颇为耐人寻味的是,个案当事人被“点醒”过程:据当事人陈述,冒名者及其家人于2016年8月主动找到被顶替者,自陈二十年前的那段冒名往事,并要求以结干亲的方式应付彼时组织已经开始的相关调查,被当事人家属拒绝……

 

被冒名者归来,方式可能千千万,但像聊城再曝的这起冒名上学事件这样,以近乎自曝的方式引出旧事依然不多见。2016年河南周口王娜娜被顶替上大学事件引发举国关注,是否因此触发聊城的相关排查尚无从得知,但也可以想到,各地陆续有冒名顶替上学事件被挖出,对有过相关经历的涉事人员而言,无疑也是一种震慑,试图以私下和解的方式“摆平”旧事的努力,反倒成了自曝的由头,此番冒名者被双开也再次证明了法网恢恢。

 

但依然值得深究的是,在2016年本案受害人已经被“点醒”的情况下,当地对个案的调查进度却迟迟没有结果。不仅如此,在被顶替者分别向当地多个部门举报、反映情况后,除了久等不至的调查结果,倒是有多次顶替人委托他人的说情、私了。

 

姑且不说是否存在举报进度存在被泄露的情况,虽然此案只是在近期为舆论所知,但在当地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冒名上学案,有关部门在舆论关注前后的态度依然差异明显。直接冒名者被双开,彼时表示“查不出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是否有所转圜?

 

冒名上学事件多是陈年旧事,可能涉及到工作人员或有退休、离职(当然也有可能升职),但为何有的个案可以“拔出萝卜带框泥”,有的个案却只能以“查不清”回应?以舆论关注热度来决定个案调查深度的情况,不是可取的地方政府态度。

 

在另一起聊城冒名故事里,顶替者的家世逐渐被挖出,在当地从事公职的亲属正在“被约谈”,而此番“查不出来龙去脉”的个案,其作案过程究竟如何盘根错节,必须要有个清晰、透彻的追溯,直接涉事人员被双开不该是终点。

 

梳理包括聊城两起冒名案在内的多案细节,甚至近期同样引发舆论热议的艺人仝卓涉嫌伪造修改高考身份信息事件,不难发现每个案件背后,均或若隐若现、或被明确查实各种基层权力的溃败,以及身处熟人社会的基层工作人员私相授受、用手中权力勾兑利益的乱象。涉案人员名讳、所任公职履历各有不同,其行政职级或许也与举国的关注不甚匹配,但在具体冒名或者篡改信息事件中,却均一度展示出某种手眼通天的能量,个中诡异令人咋舌。

 

基层权力运行架构中的公职人员个体,在熟人社会中,将社会规则玩弄于股掌之间,异化成某种权力寻租、勾兑的潜规则,而这,可能恰恰正是普通社会成员所身处和遭遇的真实处境!那些被顶替者,被挤掉机会的人,可能同样有一个相同的身份背景,那就是“没有背景”!

 

“有背景的妖怪都被神仙救走了”,网友对《西游记》的某种调侃、焦虑,正需要每一次对个案的彻查,对每一次“查不出来龙去脉”事件的顶住压力、抽丝剥茧,来回应和疏解。孙小果案、仝卓案调查的大动干戈,正是在回应全社会对公平的最迫切期待,可能也是扭转和纠正地方权力运行状态的难得机会。聊城两起冒名顶替上学事件的调查,必须继续进行,个案的来龙去脉,也必须有一个一清二楚的复盘。

 

 

版权所有山东建筑大学 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