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站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室的材料合成设备前,看着学生专注调试参数的身影,我忽然想起四年前初执教鞭时的忐忑与期待。岁月流转,教育初心不改,在与一届届青年学子同行的岁月里,我愈发懂得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是生命的相互成就。从青涩到从容,从专注教学到师生共进,四载春秋沉淀出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是师生共同探索未知的旅程,是用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编织的成长网络。
一、以心换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守护者
2021年秋日下午,建材21级2班的新生见面会上,三十张稚嫩的面孔让我想起自己初为人师时的忐忑,三十双清澈的眼睛让我想起当年初入燕园的时光。作为新任班主任,我深知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我建立了"三维沟通网络":每周主题班会的集体对话、每月宿舍走访的群体观察、随机约谈的个性把脉。当发现学生小张因方言障碍羞于表达时,我特意在班会上开展方言文化分享,让普通话与乡音在教室和谐共鸣。
在那场意义非凡的第一次班会上,我精心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学生量身定制了专属的“大学生、小目标”时光卡片。这些卡片,犹如承载着希望与憧憬的小小信笺,被一一递到学生们的手中。我轻声而庄重地告诉同学们,在这美好的大学时光里,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些清晰而明确的目标。于是,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在那一方小小的卡片上,用心书写下自己大学期间渴望完成的目标。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他们对未来的郑重承诺;每一句话,都凝聚着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许。当大家郑重地写完后,我们共同约定,在毕业的那一刻,再次回首,检验这些目标的完成度。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约定,更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它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学生们在大学时光的茫茫海洋中,坚定地驶向成功的彼岸。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每一位学生内心深处的斗志,让他们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用努力和汗水去浇灌梦想的花朵,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二、知行合一:构筑知行交融的专业课堂
在《建筑施工》课堂上,课间交流时发现学生小孙手机里存满了新型混凝土的文献截图。后来,我推荐他加入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备赛团队,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少年,最终和队友们捧回了团体三等奖的奖杯。当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时,我深刻体会到,教育者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潜能的发现者与点燃者。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则演变成了科研启蒙平台。我将介孔氧化物纤维吸附实验设计成探索性课题,让学生从比表面积测定到吸附动力学建模,完整经历科研全流程。在开放性实验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锤炼下,学生科研素质显著提升,这为其考研复试筑牢根基、增添助力。
三、师生共进:教育生态的双向滋养
教育从来都是双向成长的过程。在备战创新创业大赛期间,"00后"学生们对新媒体传播的敏锐嗅觉,促使我重新学习短视频制作与路演技巧。这些年轻思维带来的冲击,不断重塑着我的教学方式与科研视角。在指导学生研究纳米陶瓷纤维隔热机理时,学生提出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倒逼我系统进修Python数据挖掘课程。这种师生角色的动态转换,让我深刻理解到"教学相长"的真谛——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毕业设计季的实验室总是灯火通明。记得指导本科生小团队研究纳米陶瓷纤维隔热材料时,学生们在纺丝设备和高温炉前连续奋战两周。那两周里,他们没有丝毫懈怠,眼神中始终透着坚定与执着。当遇到纺丝过程中纤维断裂的难题时,他们没有丝毫气馁,而是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可能的原因,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试验各种参数调整。每一次失败,都没有击垮他们的积极性,反而让他们更加顽强。有一次,在调试高温炉温度控制程序时,数据出现了严重偏差,几乎让前期的部分努力白费。但学生们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互相鼓励,重新检查线路、校准传感器,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直到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坚韧和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感染了我。他们会在我疲惫时主动分担工作,用青春的活力和乐观的态度为整个项目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说:“老师,您看我们这么努力,一定能把这个材料的性能优化到最好,不能让您的心血白费。” 正是他们的这份赤诚和冲劲,让我在后续的指导中也充满力量,和他们一起向着科研的目标大步迈进,最终成功完成了纳米陶瓷纤维隔热材料的优化研究,他们的成长和努力也成为了我继续投身教育事业、助力学生科研之路的最大激励。
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银杏树下,看秋叶翩跹如蝶,看晚霞镀上金辉。四载执教光阴,沉淀的不仅是额角的银丝,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领悟。教育是点燃火种的艺术,是等待花开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庄严承诺。教育是让每个学生发现自我的修行,是用专业精神与人文情怀编织的成长网络,是师生共同奔赴星辰大海的壮丽征程。当看到学生眼中闪烁出超越老师的光芒,当见证璞玉经过岁月雕琢绽放异彩,我深深庆幸自己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见证璞玉经过岁月雕琢绽放光芒,当听到昔日学子在行业前沿发出铿锵足音,我深深庆幸自己正参与着材料强国的时代叙事。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我愿继续做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用材料人的匠心与师者的仁心,托举起更多年轻梦想的翅膀,助力更多年轻梦想在时代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