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北京工业大学曹万林教授学术报告会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楼会议室举行。科研处处长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秀领教授主持报告会,150余名来自企业和设计院的人员以及土木学院老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曹万林教授结合我国复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作了题为“高效抗震结构体系创新与案例”的报告。报告深入浅出,从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组合结构抗震体系、装配式轻钢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装配式自攻钉集块连接剪力墙体系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矩形柱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高效抗震体系、斜交网格外筒-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高效抗震体系、高层建筑多塔楼连体结构高效抗震减震体系、复杂高层结构高效抗震体系、轻钢框架-轻钢组合剪力墙结构系列体系性能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特别是曹万林教授介绍到自己早年工作经历给予自己研究带来的启发和新型自攻钉集块连接混凝土墙板结构体系研发过程时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在互动环节,曹万林教授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并就相关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本次报告会是山东建筑大学建校六十七周年和山东土木建筑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建筑结构抗震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交流而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和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勘察设计处联合主办,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装配式建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本次报告会的举办可为高效抗震结构体系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参照。
曹万林: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新型建筑结构抗震防灾团队学术带头人,北京学者,北京市杰出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主要兼职及成果: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抗振控制分会、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历届全国村镇综合防灾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建筑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其设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课题50余项,在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多筒支承超大平台大跨度空间组合结构、超高层建筑巨型柱框架-核心简-伸臂架结构、多层及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装配式低多层建筑轻钢组合结构与混凝土复合墙板结构、再生混凝土结构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3年,2009年,均排名第1)、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项(1997年-2022年,7项排名第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0余项:发表SCI,E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和参编国家行业标准、标准化协会标准、地方标准25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009年,排名2)。
审稿:李俊策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