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东南大学承办,《数字法治》编辑部、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第三届数字法治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智能时代的数字法治”。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近200位专家学者围绕年会主题展开深入探讨进行发言。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杨万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姜伟主持开幕式。东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友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熊樟林教授主持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研究生常务副院长,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交叉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耿新、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数字法治》主编余茂玉、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分别进行大会主题演讲。“数据确权”高端对话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杨东主持。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济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互联网法治研究院院长高富平担任对话人。
朱宝丽教授作题为《刷脸支付的规制挑战与治理框架构建》的发言。从刷脸支付的多维风险审视、刷脸支付规制的现状与困境、规制路径的国际比较与反思、构建刷脸支付的科学治理体系等角度分析我国刷脸支付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涵盖技术本体、数据治理、社会伦理与金融稳定的四维风险分析框架,揭示其内在风险联动机制,提出推进刷脸支付建立科学的治理框架。
研究生戴学禹、王宣言、陈柯尹参会学习。此次会议进一步拓展了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励他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后续的科研工作,提升学术素养,将所学所感内化为自身的学术能力。学院也将持续为研究生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助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审稿:朱宝丽 编辑:李嘉麒 编审:张之稳 终审: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