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中英(山东)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对话会暨处长论坛在山东建筑大学举行

信息来源: 作者:丁静 发布日期: 2020-12-18浏览次数:

12月17日下午,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中英(山东)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对话会暨处长论坛在我校博学会堂举行(线下)。我校副校长傅传国,山东省教育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曾宪文出席并分别致辞。山东省外办欧非处处长周家伦、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胡雪彬发来了视频致辞,来自省内12所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来我校参加对话交流,英国的13所高校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前来我校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李霞、省教育厅人事处(教育人才工作处)副处长林燕以及省教育厅职教处、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相关人员,我校人事处、教务处负责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李潇主持。

傅传国代表学校对参会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针对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出四点倡议:一是深入开展人才培养领域合作;二是持续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三是积极探讨联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四是加强校际文化交流。

曾宪文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相聚云端的英国朋友们和参会的中方院校代表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曾宪文提出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一是加快推进中外合作高水平大学建设;二是加强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设;三是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四是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五是组建国际化的人才团队。

周家伦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高度重视与英国高校的合作交流,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此次中英(山东)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对话活动,为省内高校与英国高校的合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机遇,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合作与交流,登高望远,携手前行,共同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胡雪彬在致辞中表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英国已同中国开展了很多优质的合作,涵盖了从联合研究到合作办学项目,再到各层级学术和学生的友好交流机制。希望山东的高校加强与英国高校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创合作交流的美好明天。

会上,诺森比亚大学、亚伯大学、皇家农业大学、罗伯特高登大学、赫尔大学、朴茨茅斯大学、利兹贝克特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南威尔士大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北安普顿大学、龙比亚大学、桑德兰大学等13所英国大学代表对各自的学校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合作交流方案,他们表示,希望在短期互访、学生交流、联合培养、教学科研合作等方面能够与中方院校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鲁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等12所中方院校代表发言,对各自的学校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与英方院校的合作意向。

中英(山东)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对话会之前,12所省内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们参加了处长论坛,副校长傅传国参加了论坛并讲话。在论坛中,大家畅所欲言,就高校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建设、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问题、山东省高校与英国高校合作现状与前景展望、后疫情时代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务实而有效的探讨,分享了经验,探讨了共性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深感收获很大,必将有力助推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韩非子·说林上》的话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此次对话会的举行,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教育开放的倡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英之间的深厚情谊。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中国高校应当勇担国家使命,树立全球视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搭建深化人文交流、促进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以科教融合和文教融合并举的方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审稿:李     潇

编审:牟永念

终审:董从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