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我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获评B级,在138所上榜的实力较强的院校中排名111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我校传统强势专业之一,先后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项目学科群建设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依托该专业建有山东省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和山东省铸造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该专业办学层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围绕先进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智能、集成、绿色为根本研究目标,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已形成“液态成型及控制工程”“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和校企合作专业“数字化设计及装备智能化”3个专业培养方向,社会声誉和对学生的吸引力高,毕业生被社会高度认可,考研率高,毕业当年考研率30%,多数被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主要就业去向为中国建筑集团所属各局、中建钢构、中铁集团、山钢集团、中国重汽等央企和材料类高新技术企业。
为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助力山东十强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发展,202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全校率先成立绿色建筑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依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莱芜钢铁集团合作开办数字化设计与装备智能化方向,着力培养新材料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据悉,“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旨在为学生和家长选择本科专业提供客观参考,也为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与分析提供事实依据。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于2021年首次发布,排名覆盖92个专业类的500多个本科专业,发布近3万个专业点,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排名采用独具特色的学校-学科-专业三层次专业竞争力评价框架,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和19项指标,对1200多所高校的6万个本科专业点进行动态监测式评价。
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介
专业概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依托本专业建有山东省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和山东省铸造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项目学科群建设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办学层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围绕先进制造产业的提升,以智能、集成、绿色为根本研究目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已形成“液态成型及控制工程”、“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和校企合作专业“数字化设计及装备智能化”三个专业培养方向。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本专业有教师21人,其中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该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物理化学、电工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及热处理技术、传输原理、铸件形成理论、塑性成形原理、铸造合金及其熔炼、铸造工艺学、铸造机械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性成形设备、模具制造工艺。
学生培养:目前学生在各类竞赛曾获国家级、省级奖励30余项,申报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毕业后可到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及政府从事科研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具备金属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工艺工装设计和智能化装备等各种成型设备的选用与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够在先进制造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