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启“海纳”心理课堂第二讲,材料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科长张姿以“朋辈互助,以心赋能——心理危机的初步识别”为题,面向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晴联络员做专题培训。

培训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等内容开展。会上,张姿解读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结合案例分析就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初步干预进行讲解,引导心理委员、心晴联络员关注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危机的征兆,引发同学们对“朋辈群体可以做哪些工作”的思考。同学们一致认为要善于发现、及时报告,做好同学的倾听和陪伴者,协助学校、老师做开展工作。张姿提出“助人者自助,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对朋辈群体今后工作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次培训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日前启动的“海纳”心理课堂的一部分。为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合力,夯实“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体系,材料学院结合“萤火虫”心理工作室建设,创新开展“海纳”心理课堂,通过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危机意识,筑牢安全屏障,助力学生成长。前期,已面向班主任开展第一期培训。通过此次培训,各班心理委员、心晴联络员对自身的职责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同时也为学院今后更好开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审稿:周 莹
编审:阎晓涵
终审:宋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