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2年研究生录取成绩相继公布,山东建筑大学材料学院2022届毕业生在号称“最内卷的考研季”中逆势出圈,考研率达到34.47%,一众优秀学子被“双一流”高校录取。特别是材料181班的樱一210宿舍六姐妹全部考研上岸,其中4人更是成功考入“双一流”高校。下面,让我们共同分享这个学霸宿舍的养成记。
韶华不负,以梦为马
2018年9月,在学院举办新生入学教育之后,樱一210宿舍六位同学就通过舍会方式,谈人生梦想、职业理想,同频同向,共同追梦。四年来,六姐妹昼同出,夜共战,群策群力、比学赶超。每堂课,六位同学轮流前排占座;课后,他们又会集体打卡实验室、图书馆;就寝前经常开展学业沙龙,探讨专业难题。六位同学各有特点,优势互补,相互带动。考取山东大学的庞楠同学自制力很强,学习专注,对各项工作都充满热情和激情,成为舍友学习的“监督员”;考取北京工业大学的潘晓文同学执行力强,主动制定宿舍卫生清扫、上课自习、运动健身计划,带动舍友共同落实。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携手同行时,他们的奋斗倍增了一份坚毅、自信和执着。
材料学院一直重视学风建设,以入学教育为支点,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选优配强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科创导师等,做好学生学业引领、专业认知教育、生涯规划辅导和科创赛事指导,既激发学生成才报国志,更激励学生勤学力行心。学院树立支持学生考研深造鲜明导向,为备考同学组织专业课答疑,开展赶考辅导,送上“温暖福袋”,设立复试“共享”空间,为同学们的学习加油助力。

青春作伴,携梦同勉
青年人就应该有青年人模样,奋斗的青春最精彩。六位同学围绕专业学习的“头脑风暴”“宿舍沙龙”,成为大家四年最美好的回忆。考取济南大学的王丽华同学思维非常活跃,总是能够提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讨论;刘慧鑫同学善于合理分配时间,带动大家将学习、实验、锻炼等碎片化时间分配的井然有序。“平时我们回到宿舍,也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遇到难题时如果谁能够做出来,她就会给我们解答,成为我们的“小先生”。我们也会互相交换学习笔记,查缺补漏,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想这也可能是我们宿舍能够集体上岸的秘籍吧!”舍长、考取燕山大学的张梦雅说。
学院以选树榜样为主线,以学习习惯养成、学业反馈预警为双翼,构建“一体双翼”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学风建设精细化、科学化、全程化,激发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学风涵育力。开展“示范成长,你我同行”励志学霸宣讲团活动,以朋辈力量做好学生学业引领,通过宣讲、朋辈帮扶、座谈会等,形成人人知学好学乐学向上的良好风气。学院通过推行“精细化”学生管理理念,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樱一210宿舍为代表,学院学生宿舍“舍风”显著改善,健康上扬。

科创赋能,筑梦前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材料学院围绕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强化科创教育,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着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大一开始,樱一210宿舍六位同学就对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张梦雅同学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家庭智能餐车》获得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创客大赛三等奖;考取山东大学的邱田同学善于钻研,她在参加老师的开放性实验过程中,敏锐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此完成的《转“危”为“脂”HW11危险废物的利用》获得山东省挑战杯课外学生作品竞赛银奖。正是良好的科研功底,使得她们在考研复试中得到名校导师的垂青。

学霸宿舍的她们,在考研旅途中同舟共济,展现了材料学子的青春模样。新的起点,新的目标,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她们将会向下一阶段的新征程奋力奔跑,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攻克技术难题,将青春奋斗镌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审稿:肖建卫
编审:阎晓涵
终审:宋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