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试时间及方式
1.调剂考生复试安排在4月15-16日进行,详见法学院网站或调剂复试QQ群内通知。
2.复试方式:远程网络复试
远程网络复试要求:准备一间安静、明亮的独立房间,一台能上网的电脑(需安装摄像头和话筒)或笔记本,一部智能手机,下载安装腾讯会议,并提前使用两个手机号分别在电脑端、手机端注册腾讯会议账号,确保网络流畅。
桌面要求:桌面可以准备一张无字A4纸和笔用于记录(复试时须在摄像头前进行展示),禁止摆放其余物品。
二、调剂计划、范围及复试资格要求
类型 |
招生专业(方向、领域)(代码) |
拟调剂录取计划数 |
调剂考生一志愿报考专业名称(代码) |
复试资格要求 |
调剂复试人数 |
复试比例 |
全日制 专业学位 |
社会工作 (035200) |
5 |
社会工作 (035200) |
国家复试A线 |
15 |
1:3 |
注:具体调剂计划待一志愿考生录取结束后由“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统一公布
三、调剂生遴选原则
1.符合《山东建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中的调剂要求。
2.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排序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
考生可在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内填报调剂志愿,在调剂系统备注栏中如实填写学业成绩、科研成果、专业获奖等(如CET成绩、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可反映考生学习能力的相关成果。我院将根据合格生源考生的综合情况择优遴选复试人员并发送复试通知。
注:对考生一志愿院校不同的调剂考生,考生初试成绩不作为进入复试的唯一依据。
3.调剂系统开通后,若依据遴选原则排序在先的考生放弃进入复试,则依次递补考生,确定调剂复试考生名单。
4.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复试通知,不及时回复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复试资格。
四、复试流程
提交材料和缴费详见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处官网发布的《山东建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考生资格审查须知》。
复试演练及考试流程详见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处官网发布的《山东建筑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网络复试考生要求及行为规范》。
五、复试内容及方式
1.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外语能力测试考查方式:英语口语表达与面试导师互动交流
专业基础知识考查方式:系统随机抽2道题进行口头回答
综合素质考核方式:系统随机抽2道题进行口头回答并回答面试导师问题
六、拟录取总成绩
复试内容 |
分值 |
考核时间 |
外语能力测试 |
50分 |
5-10分钟 |
专业基础知识考查 |
100分 |
10-15分钟 |
综合素质考核 |
150分 |
15-20分钟 |
复试成绩=外语能力测试分数+专业基础知识考查分数+综合素质考核分数 拟录取总成绩=初试总分/5×60%+复试总分/3×40% |
1. 专业基础知识考查成绩不合格(少于60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不合格(少于90分)或复试总成绩不合格(少于18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2. 复试专业基础知识考查科目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复试笔试科目”。
七、拟录取办法
1.拟录取程序
分别按照各专业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录取成绩相同时,初试成绩高者优先。
2.拟录取结果公示与确认
全部专业复试结束5天内,拟录取名单在学校研究生处网站公示。
八、其他
1.请考生近期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山建大研究生招生公众号发布的有关复试通知,网址:https://www.sdjzu.edu.cn/yjsc/。
2.体检将于录取考生入学报到后进行。
九、联系方式和联系人
联系人:常老师
联系电话:0531-86361166
进入复试的同学请加入QQ群:733522539
入群申请理由,请写明:社会工作+姓名(必须真实姓名)+初试分数
加群后修改本人群名片为真实姓名
附:法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复试综合素质考核成绩赋分的规定
硕士研究生复试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满分150分,其中20分用于学术特长评价赋分,加满为止。
一、赋分事项( 需上传原件)
1.首位发表论文,核心刊物加5分,一般刊物加2分;第二及其他序位作者加分减半。
2.省级荣誉加6分,市级荣誉加3分(含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3.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者加7分。
4.国家奖学金加6分(不含国家励志奖学金)。
5.省级(包含省级)以上大赛获奖:
①一等奖1-2位次者加6分,其他位次减半;
②二等奖1-2位次者加5分,其他位次减半;
③三等奖1-2位次者加4分,其他位次减半。
二、赋分原则
1.同级事项可重复加分,最多不超过20分。
2.必须按时提交相应的赋分事项的证明材料。
三、加分资料等应及时上传到指定邮箱
考生应将学校招生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于复试开始前提前发送。
如考生符合加分条件,应将刊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的扫描件,文件打包后于复试开始前发送至邮箱13679@sdjzu.edu.cn(命名方式:社会工作+考生姓名+加分材料)。因逾期发送材料或材料不符合要求而无法加分的,后果自负。
其他未尽事宜由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集体研究决定。以上条款的解释权归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