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晴在线 | 穿过情绪去沟通
学在建大
前言
从心理学的知识出发
换个视角望世界
从爱自己的初心起航
转换心情看生活
心晴在线,关心不断
专业陪伴,温暖在线
学在建大『心晴在线』栏目
定期分享心理科普知识
助力青年学子健康成长
本期嘉宾
赵凌云
商学院副教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网络与网络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山东建筑大学十大教学能手。
01
因为一起“中国播音史上前所未有的播出事故”,天津交通广播电台这几天被抬到了舆论的“烤架”上。原因是,直播中两个主持人吵了起来,男主持人情绪失控,摔门而出。事故发生后,男主持人悔之不及,也发布了道歉声明,然而其职业生涯必然遭受重创。
你有没有面临过类似这样的情景:明明想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却偏偏管不住自己的坏脾气;本来是好意,脱口而出的话却让对方变了脸。
先看看我们为什么会吵架。
吵架的起因是想让对方认同你的想法或行为。对方为什么不按照你的建议做/说呢?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改变。对方现在的做法是总结过去经验和最佳选择的结果,现在被你说教,被你质疑人设,自然会火冒三丈。吵架的实质是“愤怒”,所有突然爆发的情绪,都是压抑已久的愤怒,而处于愤怒情绪中的人会怎样?必然落入了沟通失败的陷阱。
谈到沟通,不得不承认情绪的重要性。沟通塑造了我们的感觉,感觉又塑造了我们的沟通。情绪分为有助益与无助益的情绪,有助益的情绪有助于关系的有效运作,而无助益的情绪则相反。
沟通的实质是先听后说,当通过倾听了解了别人的诉求,然后再将自己认为有效的观点进行表达,打开对方认知的开关,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沟通。而常见的沟通模式,却是在有了负面情绪或者发现问题的时候,先去指责和埋怨引发我们情绪或制造问题的人,也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
02
小明最近很烦恼,热恋女友喜欢“消息轰炸”,小明说:“你天天粘我,你不信任我。”;女友却说:“你不照顾我的心理、不理解我的爱和关心。”于是他们频频爆发吵架,濒临分手。
以他们的故事为例,我们来看如何管理情绪。
事件发生后,不同的感觉对于沟通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重新评估、理性思考,识别无助益情绪,改变我们的想法,以便管理我们的情绪。
1.监控你的情绪反应。当你处于无助益情绪时,要会辨认它们,比如生理上的反应:出汗、发抖、心跳加速等;你也可以辨识那些暗示你情绪的特定行为:发怒、用讽刺挖苦的语言说话、沉默等。
2.寻找情绪的激发事件。它可能发生在你试着要学习或入睡却被一连串的琐事打扰时;也有可能发生在你遭遇一连串不足挂齿的失望时;也许是某些特定的人、某种特定的场所;有时别人谈话的主题也会是让你爆发的因素。
3.记录你的内在想法。这一步是要分析导致负面情绪的想法。可以把你的思考写在纸上,这样有助于理解你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情绪的。刚开始可能有点困难,但只要你持之以恒,就能够找到导致负面情绪的想法。例如“我没能力”“我不值得被爱”等。
4.调整不合理想法。用更具建设性的思考取代自我打击的想法,这是增进自信、促进沟通的一个有效方法。
其次,管理他人的情绪。
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才是内容。如果我们想解决问题,就要少用分析和批评的语言,多观察对方的情绪和需求。描述客观事实,感知他人的需求,表达自己的需求,用积极的行动去推动双方的需求,才能完成有效沟通。
你会发现,每一份情绪背后都有更实在的感受,而你真正希望对方理解的,并不是情绪,恰恰是这份感受和需要。用这种理性评估来看前文的小明,是感到“不被信任”、“很没面子”以及“被控制”,而他女朋友的生气背后的感受是什么呢?是“不安全感”、“不被照顾”、“不被理解”等。如果看见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再去沟通,双方可能达成更深的理解,并进一步促进彼此的关系。
大家可以试一试,当问题发生时,用描述性语言去客观表达“今天你做了这样一件事”,用“我感觉怎样”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加上“如果你如何做,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这样的句式。穿过情绪去沟通,问题是否更容易解决,关系是否会改善呢?
行胜于思,学懂了理论,今天就实践一下吧!
▐ 作者:商学院 赵凌云
▐ 编辑:杨雨晨
▐ 责编:张子苁
▐ 初审:刘 娜
▐ 审核:李 婵
▐ 终审:李 展

作者:赵凌云 复校:李涛 终校:安冉
审稿:丁爱国 复审:李婵 终审: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