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ia

公寓中心

心晴在线|关爱自己,从帮助自己放松平和开始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5.25心理健康日,是一个关于“爱自己”的日子。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地球上只有一个你,你要珍爱自己”。如何爱自己呢?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生活中如何运用“正念”的方式关爱自己,让自己更加理性平和。

生活中的现象——“思维反刍”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过去的行为懊悔不已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无比担忧,甚至在头脑里不断产生一些想法:为什么会是这样?我该怎么办?为什么别人不是这样?如果将来还是这样,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试图通过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摆脱烦恼,却不曾想,反复的思考让自己倍感压力,烦恼越陷越深。

这是一种思维反刍的现象。思维反刍是我们会对经历的负性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进行反刍思维的人会在头脑中反复想某一件事情,试图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不断思考问题的来由、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权衡这些方法的利弊,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失控,只会加重或延长负性情绪,让我们感觉更糟糕。可是结果又怎么样呢?

另一种现象“自动驾驶”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走神了,我们常常被头脑里的想法吸引,忽略了现实,甚至与现实失去了连接。比如我们开车或者骑自行车的时候,在你意识到之前你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很可能,一路上你脑子里出现了很多想法,但路边的树是什么颜色或许你都没有注意到。


这是一种“自动驾驶”的现象,我们的注意力被头脑中的想法带走了,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甚至忽略了现实生活的美好。有这样一组数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MattKillingsworth 在《自然》杂志发表的15000人研究显示:成年人47%的时间都并未在思考眼前做的事情。

我们的注意力总在别处,花了很多精力思考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却忽略了当下,错失了很多可以享受的美好时光,并因此而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如果我们能够将注意力聚焦于当下,存在于美好生活当中,或许情绪会得到有效的管理,会更加理性平和。

那如何才能聚焦到此时此刻?我们除了可以寻求心理援助之外,在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


开放与接纳,生活中的正念




正念是一种稳定化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关掉这些“自动状态”,让我们全然关注于当下。简单地说正念就是觉知,就是用不带任何评判色彩的态度来活在此时此刻,充分觉察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正念是一种生活方式,帮助我们回到当下,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当下,带着开放与接纳的态度觉察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世界各地的研究表明,日常的正念练习可以使我们全然地存在于生活中,减轻压力,增加专注力,提高生活品质,增进人际关系。



生活中的正念


每天至少选择一件事情,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例如读书时,就专心地读,沉浸在字里行间;切菜的时候就专心地切,让自己沉浸在各种色彩、纹路以及叮叮当当的声音中。生活中当你出现焦虑烦躁的情绪时,正念是你最好的武器,停下来,呼吸、观察、体验,内心很快就会平和下来。

正念饮食。生活中我们可以尝试正念吃苹果:用尽量常的时间吃一个苹果,假设自己不知道这个水果的名字,聚焦于它的形状、纹路、颜色、触摸的感觉、质地、味道等。

正念观察。平时忙碌于学习工作,或者专注于我们头脑中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常常是“自动导航模式”,忽略了身边美好的存在。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不妨试试找一个窗户坐下来,花一点时间看看外面有什么,看到尽量多的东西,带着不评判的态度,控制自己的评价。

照顾好自己,从关注当下开始

有一位老农的农田中,多年来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种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一天,又有一把犁头打坏,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老农终于下决心要了解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他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深、那么厚,稍微使劲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来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的事情处理掉,禁不住一脸苦笑。

听到这个故事您又想到了什么呢?

不要被想法控制,关注当下,看到事情的本然,让我们真实而自然地活在当下。

作者:周秀艳

编辑:李晓雪

责编:李晓雪

初审:安 冉

审核:李 婵

终审:李 展



Copyright 2012-2023 山东建筑大学学生工作部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电话:0531-86361555 Email:glk@sdjzu.edu.cn

备案序号:鲁ICP证06022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