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朝阳的光辉
绿色是柳枝的婀娜
蓝色是映雪湖的微波
白色是月光的清澈
这一切,都是青春的颜色
他们用青春陪伴青春
他们用温暖延续温暖
贴近学生,以浸润式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是他们的初衷
服务学生,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是他们的使命
他们就是“住楼辅导员”
寓情笔记——共情引共振,诚心换真心
阎晓涵,女,中共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入职,分管学院宣传和征兵工作。所带班级:19级建材专业,17级焊接专业、建材专业,19级研究生。
在欣喜于能够重返校园这片净土之后,时至今日,最令我感慨万千且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三个多月来的住楼时光了。
第一次以辅导员的身份走进学生宿舍时,我的心情是微妙的。一方面,我与学生年龄相仿,更能感受到他们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角色的转变时刻提醒着我要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不同于在教室里讲一堂主题班会,在“宿舍”这个属于学生自己的一方天地中,该用何种方式与他们交流需要用心探索。
一扇扇宿舍门打开,我看到的是“学生百态”:有的坐在书桌前认真刷题,有的戴着耳机打游戏,有的举起哑铃锻炼身体,有的吃着零食安静地看电影……虽然宿舍之间情景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每一幕都会让人感到和谐而温馨。
“老师!您怎么来了呀?”“我来看看你们啊!”互相打过招呼之后,我明显地感受到学生的拘谨,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破解这种“尴尬”的局面。在我的带动下,气氛热络起来,大家的话匣子也纷纷打开,从讨论当下热播的综艺到回忆儿时的经典剧集;从向我介绍“磨小锤”的实习历程到展示家用3D打印机模型设计的作品;从细数打卡过济南的哪些景点到描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慢慢地,我与学生的距离逐渐拉近。
彼此熟悉之后,我发现每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一面。性格开朗的小姑娘会把自己到处搜集并且定期更新的表情包分享给大家;腼腆的男孩能在两分钟内复原三阶魔方;心灵手巧的女生可以折出花瓣繁复的凡尔赛花球;身高一米八的东北小伙儿会用两个月时间静静等待巴西木盆栽发芽……生活的美好,在这里仿佛随处可见。
与学生在一起收获的不止快乐,还有感动。开学第二天晚上,学生身体不适想要去医院,于是打电话向我求助。我匆忙地备上水杯、口罩等物品带学生去看病。到了医院,挂号、核酸检测、缴费、拿药,直到学生输上液我才长舒一口气。学生忽然对我说:“老师,除了家人,你是对我最好的人。”当我听到这句话,内心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油然而生。或许,这便是辅导员的职业高光了。
每每看到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笑容的脸庞,都让我回忆起我曾与他们一样。而今,作为一名新辅导员,我更要用心用情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多一些人文关怀,站在师生平等的立场上与学生对话,陪伴他们成长。共情引共振,诚心换真心。当我敲开宿舍大门的那一刻,我发现,我同时敲开的,还有同学们的心房……
▐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阎晓涵
▐ 编辑:常宇杰
▐ 责编:李 楠
▐ 初审:安 冉
▐ 审核:李 婵
▐ 终审:李 展
作者:阎晓涵 复校:阎晓涵 终校:安冉
审稿:肖建卫 复审:李婵 终审: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