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为人师表,党员教师要做“为师之表”

作者: 信息来源: 人民教育 发布日期: 2019年07月02日 16:44浏览次数:

近年来,武汉大学附属学校党委突出“围绕育人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强党建,铸师魂,促发展,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优势,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01

以党性教育为师德师风建设固本铸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应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学校纵向上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每个党委委员负责联系一个党支部,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

横向上夯实党组织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基层党组织。学校党委下设14个党支部,其中教职工党支部9个、离退休教师党支部5个,做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二是完善党支部设置。将党支部建到年级组,年级组长兼党支部书记;附属小学把党小组建到学段,学段组长任党小组组长,便于把党建融入教育教学中心任务、融入学校日常工作,以党建带动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三是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定期组织党员骨干学习培训,落实党务工作者与行政管理者的同等待遇政策。

同时,学校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每年各党支部书记就抓党建工作情况向学校党委、教职工党员代表进行集中述职,并结合党支部自评以及平时检查考评记录等方式抓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自觉坚持学习、带头学习,做到每月一次政治理论集中学习,每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有计划、有记录,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努力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学习提高能力,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提升,真正做到以上率下。坚持每月一次党支部书记例会,定期组织党支部骨干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工作,每月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党员教师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

为了推进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党委制定《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是本单位(年级)教职工理论学习直接责任人,做到学习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并把理论学习作为教职工思想政治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常态化学习机制和经常性学习制度。

学校党委把抓好教职工理论学习作为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重要途径,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党建工作如何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与师德素养如何统一起来?一直是困扰学校党建工作的难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二附小党支部建立了党员“e”家。党支部定期推送“微故事、微寄语、微视频、微党课”,通过开展“微活动”,实施“微关爱”,解决“微问题”,注重思想、情感、信念和荣誉观念的“微作用”,激励精神,凝聚人心。

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党支部开展“亮党员身份,为师德铸魂”主题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自我警示,自觉接受监督;争当学生成长导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关心和指导,在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骨干作用;带头上示范课,在教学教研方面发挥领头雁作用,把党建工作、教育教学和育人工作有机融合。

02

充分发挥党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我们在时代的春风里,春风催我永开拓,我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跟着共产党建设大中国……”孩子们清脆稚嫩的朗读声响彻校园,让全体师生心绪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一附小青年党员教师白兰、许阳婷,教工团支部书记兼大队辅导员王思思与一年级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赢得了在场师生们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学校组织开展“党润童心”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之一。

同一时间,二附小党支部青年党员教师韩诗艺在国旗下进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同学们,当面对国旗时,请驻足凝视;当国歌响起时,请深情跟唱;祖国的每一度电、每一滴水都需要我们节约,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都值得我们珍惜。爱国,就是这样落到实处的……”

在每个月第一周的升旗仪式上,由党员干部教师采取演讲、朗诵、知识问答等形式,从“党的知识童心知、童心明党史、童心向党跟党走”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党的知识、党的历史、党的人物、党的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学习教育,传递“红色力量”,培养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加深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学校还通过班会组织开展《少年追梦,红色记忆》主题演讲、《红歌嘹亮指方向,党润童心代代传》主题红歌合唱,《党徽党旗》《党的生日》《党、团、队的关系》主题板报等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让党旗、团旗、队旗时刻飘扬在学生心中。利用节日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武汉的红色遗迹,引导孩子了解武汉在党史、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建设发展成就。让学生增进对党的了解、培养对党的热爱之情。

同时,学校充分挖掘校史积淀的红色革命基因和科学文化基因,收集整编了《伍修权将军的故事》《他们从这里出发:科学家查全性院士、杨弘远院士》《感动中国人物:桂希恩》等校友故事,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通过这些举措,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校史,爱校爱国,传承红色传统,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党委加强对团组织工作的领导,突出党建带团建、队建,充分发挥党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教工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和党员青年教师参与,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特点,系统设计活动内容,精心策划活动形式,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把“党润童心”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落到实处,让党的阳光雨露滋润孩子们茁壮成长。

03

把细化的具体标准对标到每一个党员身上

“你先去找党员做班主任吧。”年级组长给任课教师做工作,结果吃了闭门羹。前些年,每年选配班主任是学校领导最棘手的事情,班主任责任重、压力大、事难做,大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

教师要“为人师表”,党员要“为师之表”,党组织提出党员要主动担任班主任,要当好班主任。初中第一党支部所在年级共有10位班主任老师,其中8位是党员青年教师,这8名班主任成立了青年党员学习小组,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发挥党小组在年级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协调班级各科教师齐抓共管,共同促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初中第二党支部所在年级共11个班,其中9位班主任是党员教师,支部党员组成“学生德育研究小组”,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学校组织申报的省、市、区各类立项课题,80%以上都是由党员教师承担的。2017年,学校有58名党员教师带头上公开课、示范课70余节次;11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其中,党员教师占81.8%;8人获评市、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其中, 6人是党员教师。学校党员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教研的岗位上带头攻坚克难,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

近年来,学校党委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着力推进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对照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作用发挥合格,细化合格党员具体标准,并通过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把细化的具体标准对标到每一个党员身上,督促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

“群众有困难不能得到及时帮助,我作为一名党员,内心感到很愧疚,总觉得没有履行好一个党员责任。”附中离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黄可青老师,主动找到学校党委书记谈心交心。不少离退休教师的子女不在身边,他们遇到身体不适或困难,第一时间总是打电话给他们的黄书记。虽然人退休了,但党员身份没有“休”,党员义务不能“推”,这是离退休党组织和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共识。他们坚持服务全校300余名离退休教师,积极组织开展各种适合的活动,对高龄、空巢、孤寡、失能、生活困难的老同志,离退休党支部书记都熟悉情况,并经常去看望关心他们。

学校党委着力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团结凝聚师生方面的主体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激励帮扶,把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教师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交心谈心、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主动关心教职工,让教职工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实实在在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温度,形成教师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常态化帮扶机制,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援藏支教岁月里,我心里一直怀揣对藏胞的情怀。高原缺氧,但不能缺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这是援藏青年教师袁炎发自内心的感受。进藏支教的第一年,袁炎的妻子已怀有身孕。“最初3个月,身体不适应,晚上寂寞难熬,特别挂念亲人,手头紧还不好意识让人知道……”回想起当初困难,袁炎不禁哽咽。许许多多和袁炎一样的青年教师,面对家庭的重担、工作的挑战、生活的压力,他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努力把工作做好,并在其中体会着快乐。

学校党委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心任务,以增强凝聚力、激发动力、创新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比如实施全员聘用制,强化岗位,淡化身份。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岗位职责任务为核心,以评价激励手段为抓手,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形成岗位明确、职责清晰、注重绩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从整体上增强教职工岗位责任意识,激发工作动力。

又如优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制定《附属学校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的规定》,探索学校中层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实行中层干部试用期制度、任期制度、免职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交流轮岗制度以及述职考核制度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干部能上能下、管理队伍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使得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肯吃苦、做事踏实、群众公认的青年教师走上了管理岗位,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要求严一点,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改进作风、管理队伍的基本着眼点。”学校以“调查研究年”契机,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实行党员领导干部“五个一”制度,即每周一次安全值班,每周听一节课,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每学期一次工作调研,每年一次述职考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主动进教室、查宿舍、巡校园、听意见,形成“工作在一线抓,问题在一线查,困难在一线结”的工作机制,锻炼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转变了工作作风,赢得学校师生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