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将其作为学院党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和学校有关通知要求,学院党委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相关文件精神,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两种方式进行,其中在2021年4月7日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组织学习了《条例》,并对学院统战工作做了专门部署。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学院统战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在现有教职工中中共党员42人,包括九三学社社员、致公党党员在内的民主党派4人,按照新修订的《条例》规定除民主党派之外剩余的10人均为党外知识分子,也就是说除党员外,学院统战对象共有14人。民主党派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其中任瑞波教授为九三学社山东省省委委员、山东建筑大学主委,耿立涛教授为致公党党员。一直以来,学院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学院党委开展各项工作,在学院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二部分 学习心得
2021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开启,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统一战线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先后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巩固发展统一战线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成为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重要保障,极大激励了党外群体,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此背景下修订出台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不仅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新时代党委领导的民主党派工作的科学指南,必将对各民主党派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在高校工作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于统战工作富有领导责任,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条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条例》的学习,以下几个方面体会更为深刻:
一、统战工作必须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首要原则
修订后的 《条例》,明确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八项原则,其中首要原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统一战线,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统一战线,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才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为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并写入《条例》,是捍卫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领导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保障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在这方面,我们要与“党史学习”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认认真真学习、字字句句领悟,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巩固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更要把这一重要原则贯彻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去。
二、统战工作必须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其中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学习贯彻《条例》,必须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前提。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深刻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要继续发挥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以来,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的事实是对我们的制度优势的最好诠释。对于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各民主党派,要自己学习领悟好这一制度优势,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讲好我们的红色故事,传承好我们的红色基因,不断把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质量提升的动力。
三、统战工作必须以构建新时代大统战格局为根本目标
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是时代的趋势、历史的必然,是统战工作积极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佳选择方案。大统战工作格局的核心任务是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根本目标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最终目的是保证统一战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学习贯彻《条例》,必须明确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主动将自身摆进大统战格局中思考和行动,必须尽快建立大统战思维、适应大统战模式、助力大统战发展。
四、统战工作必须以建设“四新”“三好”民主党派为关键任务
《条例》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规定了参政协商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和帮助解决多方面问题,这些对于民主党派建设“四新”“三好”参政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制度保障。
作为高校的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深刻领悟、贯彻落实教育工作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立德树人核心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紧紧围绕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故事,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李晓壮
编审:刘奉国
终审:徐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