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指导方针。结合学习《条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统战工作。
在黑暗的旧中国,民主党派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要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专政、白色恐怖,就必然地要向工农革命阶级寻求支持与合作;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中,也追切需要在工农联盟基础上,争取联合这些阶级、阶层,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以便彻底孤立和集中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八字方针。上世纪八十年代增加“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长期共存”,说明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突出的是长期性、相依性。“互相监督”,说明我党虽然处于执政的地位,非常需要听到各种意见和批评,民主党派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对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突出的是目的性。“肝胆相照”,说明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主义事业,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方面的工作,勇敢地、负责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和批评,做我们党的战友,共同地把国家事情办好,突出的是真诚性。“荣辱与共”,说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我们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突出了责任性和使命感。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思想,无论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都是一个补充和深化。它一方面表明我党对民主党派更加信赖,彼此之间真心相见,诚心以待;另一方面表明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休戚与共,利益一致的关系,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二、高校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 他们在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利用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统一战线承担着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光荣任务, 认真作好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工作,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统战工作, 可以使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可以使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教育和发展机会公平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可以使师生员工诚实守信、平等互助, 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加学校整体的价值认同感和精神凝聚力;可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可以促进学校组织机制健全, 学校管理完善, 秩序良好使师生员工安居乐业, 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可以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 使校园物质环境优美, 达到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统一, 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优良校风、学风和教风, 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高雅的校园精神环境。
三、发挥学校统战对象作用,共建美好建大
统一战线中的党外人士来自不同的群体, 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 他们的声音反应不同群体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 他们常常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思考问题、提出建议, 便于我们从统战队伍中获得其他渠道不容易掌握的真实资料,掌握不容易获得的批评与意见, 这有利于学校的沟通和团结、安全与稳定。因此, 统一战线工作在协调处理各方面关系、梳理不良情绪、化解复杂矛盾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 是学校增强自身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特殊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党统一战线工作的独特优势, 着眼于大局、谋求共识, 坚持互相包容、求同存异, 围绕着学校发展建设目标, 多了解民情、多沟通感情、联络友谊, 从而减少各方面阻力, 有效的形成合力, 把人心聚拢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多做贡献上来。
大部分统战人士都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强的素质修养, 其中还有很多学术造诣较深、有一定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 这些人从事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我们可以充分调动统战对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发挥其作为人才智慧宝库的独特作用, 凡是重大的政治活动、重要的工作部署和会议, 都要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凡是学校的重大决定、制定的重要政策, 都应该广泛听取和采纳党外人士的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重视民主党派、非党知识分子这个群体, 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 努力提供各种服务平台, 大力支持他们创新思想、创新工作, 从而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高校统战对象由民主党派人士、非党知识分子组成, 来源于社会各界, 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 其中有一部分人还是各级人大代表或者是政协委员, 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有利于协调学校各项工作,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学校发展过程中,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拓宽搜集民意的渠道, 通过适当的程序和途径, 鼓励统一战线对象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把这些意见和建议作为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 使学校的发展最大程度的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这也是推行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治校,营造活泼、融洽发展氛围的必然要求。
从国家层面,中国共产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与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各界民主人士“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为建设新中国共同努力。从学校层面,在建大65周年的历史中,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校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海外知识分子等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砥砺前行,特别是在学校发展困难时期,与学校同甘苦共患难,才有了建大的今天。从学院层面,艺术学院是全校所有教学院部中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最多的学院,学院党委非常重视统战工作,定期召开统战工作会议,汇报和研究统战工作,与党外人士建立联谊交友制度,重大政策和改革举措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学院的以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相信为了建大的明天,我们一定还会风雨同舟,携手共进!
作者:倪文豪
编审:刘奉国
终审:徐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