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2025 两会:解锁体育社科学术研究的九大热门选题
信息来源: 作者: 审核人: 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发布日期: 2025-03-14浏览次数:
2025 年两会正在进行,期间体育领域的诸多议题引发广泛关注,为体育社科学术研究指明了新方向。今天,一起来梳理其中九大热点,并为大家提供相应的选题建议和研究思路,助力学术探索。
在 “深化体医融合 推动健康关口前移” 专场座谈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厉彦虎指出,当下青少年普遍被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和心理问题所困扰,体医融合在改善青少年健康状况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将体育运动理念融入医疗,能有效预防青少年伤病。
•选题建议 1:《体医融合背景下青少年脊柱侧弯运动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研究思路:收集不同地区、不同程度脊柱侧弯青少年样本,将其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运用运动康复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设计科学的运动干预方案,长期跟踪两组青少年脊柱侧弯变化情况,结合影像学、生物力学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运动干预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改善效果及内在生理、力学机制。
•选题建议 2:《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体医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现有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情况,分析两者脱节的原因。借鉴国外成功的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实际,从课程整合、实践基地共建、师资共享等方面提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试点院校进行实践验证,评估新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全国政协常委丁世忠建议借助高水准赛事挖掘体育流量价值,包括进一步引进高水准国际性体育赛事,鼓励各省市培育、开发原创体育赛事 IP,汲取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管理经验并建立健全我国体育赛事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选题建议 1:《高水准国际性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拉动效应的量化研究 》
•研究思路:以某一成功举办的高水准国际性体育赛事为研究对象,收集赛事举办前后城市的旅游收入、餐饮消费、住宿业收入、零售业收入、体育产业相关收入等经济数据,运用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模型、乘数效应理论等,量化分析赛事对城市经济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拉动作用,评估赛事的经济效益,并提出提升赛事经济拉动效应的策略。
•选题建议 2:《我国原创体育赛事 IP 培育路径与发展策略研究》
•研究思路:对国内现有的原创体育赛事 IP 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特点、优势与不足。运用市场营销学、品牌学等理论,从赛事品牌定位、赛事内容创新、赛事传播推广、赛事商业开发等方面探讨原创体育赛事 IP 的培育路径,结合案例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原创体育赛事 IP 发展策略,为各省市培育和开发原创体育赛事 IP 提供理论支持。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提出借助第十五届全运会大力发展 “泛体育” 模式,联动文化、旅游等多产业,促进大湾区体育文化大生态的形成。同时,要促进粤港澳青少年跨境体育交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全运会,建立大湾区学校体育联盟等。
•选题建议 1:《“泛体育” 模式下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研究思路: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情况。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从政策支持、产业要素融合、市场主体合作等方面探讨 “泛体育” 模式下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构建融合发展的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提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选题建议 2:《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跨境体育交流的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研究》
•研究思路: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家长、学校、体育部门等相关主体进行调查,了解青少年跨境体育交流的现状、参与意愿、面临的困难等。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分析影响青少年跨境体育交流的因素,包括政策制度、文化差异、交通便利性、体育资源配置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跨境体育交流的针对性策略,如优化通关政策、加强文化交流、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等。

两会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这涉及到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优化、健身指导服务质量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创新等方面。
•选题建议 1:《城市老旧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改造与优化研究》
•研究思路:选取某一城市的老旧小区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勘察、居民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老旧小区现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数量、类型、使用状况、居民满意度等情况。运用城市规划学、工程学等知识,结合居民需求和小区实际空间条件,提出老旧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改造与优化的方案,包括场地布局调整、设施更新与维护、功能拓展等,并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为其他城市老旧小区提供借鉴。
•选题建议 2:《基于互联网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研究思路:分析当前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移动应用程序、在线直播、虚拟现实等,探讨利用互联网创新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模式的可行性。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平台,整合专业健身教练、体育专家等资源,开展远程健身指导、个性化健身方案制定、运动数据分析等服务,并通过用户体验调查、服务效果评估等方式,不断优化创新的服务模式,提高全民健身指导服务质量。

热点五:青少年体育发展
与健康促进
青少年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和心理问题等受到高度关注,体医融合被认为是改善青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同时,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选题建议 1:《体医融合视角下青少年肥胖综合干预策略研究》
•研究思路:以体医融合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针对青少年肥胖问题制定综合干预策略。选取肥胖青少年样本,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通过长期跟踪监测两组青少年的体重、体脂率、身体代谢指标、心理健康状况等,评估综合干预策略的效果,分析各干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解决青少年肥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选题建议 2:《学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证研究》
•研究思路:选取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评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课程参与度、体育活动兴趣等。运用教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理论,分析学校体育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通过实验研究,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优化后的学校体育教育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对比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验证学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

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随着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其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影像诊断、手术规划与导航,以及在全民健身中的运动监测、个性化指导等。
•选题建议 1:《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训练与赛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思路:收集国内外体育训练和赛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案例,分析人工智能在运动员体能训练优化、技术动作分析与改进、赛事战术模拟与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效果。运用计算机科学、体育训练学等知识,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体育训练与赛事分析模型,通过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进一步应用的潜力和挑战,为体育训练和赛事组织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选题建议 2:《可穿戴设备在全民健身运动监测与指导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研究》
•研究思路:对市场上常见的可穿戴设备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包括设备的功能、使用人群、用户满意度等。选取一定数量的健身爱好者,让他们佩戴可穿戴设备进行健身活动,收集设备监测到的数据,如运动步数、心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并结合用户的主观感受和实际健身效果进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评估可穿戴设备在运动监测方面的准确性和在健身指导方面的有效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可穿戴设备在全民健身中应用的建议,如优化设备功能设计、提高数据准确性、完善健身指导算法等。

我国冰雪运动持续高质量发展,成为拉动冰雪经济的重要引擎,如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两会关注冰雪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冰雪体育旅游开发等。代表委员们从政策引领、产业升级、群众参与等方面深入探讨,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描绘令人憧憬的未来蓝图。
•选题建议 1:《后亚冬会时代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思路: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哈尔滨亚冬会对当地冰雪体育产业的影响,包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变化。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研究后亚冬会时代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通过建立产业发展模型,预测产业发展趋势,评估策略的实施效果,为黑龙江省及其他地区冰雪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选题建议 2:《冰雪体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研究思路:选取某一具有冰雪资源的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该地区冰雪体育旅游资源、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居民参与情况等。运用旅游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探讨冰雪体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模式,如 “冰雪体育旅游 + 农业观光”“冰雪体育旅游 + 民俗文化体验” 等。分析融合发展模式对当地经济增长、就业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机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冰雪体育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建议和措施。

热点八: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与发展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凸显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两会关注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包括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等。
•选题建议 1:《数字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研究思路:选取某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用文化人类学、体育史学等知识,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历史演变、地域特色等。分析在数字化时代,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的传承困境,如传承人群减少、传播渠道有限等。结合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数字博物馆、网络直播等,探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数字化传承平台,通过用户参与度、文化传播效果等指标评估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效果,为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借鉴。
•选题建议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推广与实践研究》
•研究思路:对不同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项目开设情况、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参与度等。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推广的意义和价值,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推广策略,如课程设置优化、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开发等。通过在部分学校进行实践研究,对比实施推广策略前后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知、兴趣、技能掌握等方面的变化,评估推广效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广泛推广提供实践经验。

两会提出释放体育消费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包括对高端体育装备、个性化体育服务、体育赛事观赏等的需求。同时,需要培育健康的体育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秩序。
•选题建议 1:《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
•研究思路:通过收集统计数据、市场调研等方式,分析我国体育消费在规模、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总结体育消费升级的特征。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观念、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影响体育消费升级的因素。构建体育消费预测模型,结合国内外体育消费发展经验,预测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体育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选题建议 2:《体育消费市场监管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
•研究思路:分析当前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不规范、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等。借鉴国内外市场监管经验,运用法学、管理学等知识,从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构设置、监管手段创新、行业自律等方面探讨构建和优化体育消费市场监管体系的路径。通过案例分析,评估现有监管措施的效果,提出加强体育消费市场监管的具体建议,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体育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体育与管理
作者:体育与管理
编审:王军
终审: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