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节食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信息来源: 作者: 审核人: 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发布日期: 2020-09-23浏览次数:
长期节食减肥,特别容易反弹,此外还会给身体带来不少伤害:
1.导致黏膜腺体萎缩
长期饥饿缺乏食物会导致胃酸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同时由于分泌胃酸的腺体使用较少,就会出现腺体萎缩的情况。
2.诱发胆结石
由于缺乏食物的刺激,胆汁长期滞留胆囊不排出,造成水分吸收增多,时间长了容易诱发胆结石。
3.导致骨质疏松
因为脂肪组织是体内除卵巢以外制造雌激素的重要场所,而雌激素的缺少极易引发骨质疏松症和骨折。
4.营养不良、基础代谢下降
长期节食会使身体缺乏营养,而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减慢,导致肥胖体质,严重还会引起掉发、免疫力低下等。
怎么吃能保护胃?
想要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损害胃部健康,我们可以这样做:
1.吃饭不宜过饱
不暴饮暴食,略有饱腹感即可停止进食,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应当少食多餐。
长期暴饮暴食,胃壁肌肉就会被撑薄,弹性就会下降,可能会导致胃动力减弱,胃下垂、胃无力等。
2.别吃太快
吃饭速度过快,会增加胃负担。
3.不要长期饥饿
不过分节食,分泌胃酸的腺体如果长期不正常工作,就会导致它们在功能上慢慢退化,时间久了就会发生腺体萎缩。
4.饮食要规律
规律的饮食会使人体内分泌相对稳定,从而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本文专家:复旦大学医学博士汪小欢)
作者:荣思军 编审:荣思军 终审:陈生伟
- 上一篇: 经常性熬夜的危害有哪些
- 下一篇: 剧烈运动可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