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华教授的推荐书单
   作者:  编辑: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6-25      浏览次数:

王淑华教授,民商法学博士,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商法学、 48CFF建筑与房地产法、土地法研究。兼任济南市政府法律顾问,山东省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库专家,济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山东省工程法学会会长,山东省土地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山东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届山东省优秀仲裁员、山东建筑大学首届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推荐书单:

1.《在野之学》,作者:贺雪峰

推荐语:《在野之学》是贺雪峰教授关于如何做研究、如何学习、如何教育学生等方面的思考汇编。本书从乡村问题入手,解析了从学术到实践又回到学术的“小循环”、以及从实践到学术再回到实践的“大循环”。具体分析了知识在于解放思维,第一步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经典理论,实现从“知识灌输”向理论思维训练的解放;第二步是鼓励学生走向田野调查,实现从理论向分析经验事实的解放。在学生培养方面,主张“两经一专”,通过饱和的“经典阅读”和“经验调查”的“两经”训练,实现专业化。


2.《法律思维导论(修订版)》,作者:【德】卡尔·恩吉施

推荐语:本书是法律方法论经典之作,充满严谨的分析和深邃的法律思想。书中开宗明义:“谁打算使初学者或外行了解法学和法律思维,谁就会感到,相比其他科学,自己遭受到各式各样的阻力和疑惑。”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培养法律思维极为重要。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魅力在于如何通过规范把价值作用于事实,作出外有约束力、内有说服力的判断。然而本该由规则和规律统治的法律领域,却随处可见偶然、任意、骄横。真相往往带有偏见,随着事实逐渐还原,证据不断补充,没有人能一直代表正义……所以作者的金句:“心中充满正义,目光在规范与事实之间往返流转。”也许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有益视角。


3.《法学方法论》,作者:【德】卡尔·拉伦茨

推荐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累知识不如学会方法,本书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思考,对于建构一种解决问题的逻辑路线至关重要。法学是以特定法秩序为基础及界限,借以探求法律问题之答案的学问,其基本问题在于,在法律判断中经常包含价值判断,法学针对“价值取向”思考发展出方法,借以理解既定的价值判断。法学方法论必然涉及文字内容的理解,因此诠释学(关于理解的理论)对于法学具有重大意义,广而推之,本书对于需要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人和事,都有一定的启发。


4.《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作者:宫玉振

推荐语:人才培养需要多元化,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书系对曾国藩的领导力这一中国式领导力典范的解析,将曾国藩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提炼为“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十二个字,结合相关事例及现代管理实践展开论述,揭示了曾国藩对于中国情境下领导行为的启发意义,易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心、践于行。曾国藩的成长经历,与普通人一样,走过许多弯路,经历许多失败,犯过许多错误,但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善于分析和总结,能够从失败中重新站立起来,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