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领教授,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结构工程学科重点岗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抗震及抗火研究。2006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来校参加工作,于2010年、2015年分别赴澳大利
亚格里菲斯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做访问学者。担任土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土木工程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山东建筑大学)负责人。兼任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济南市欧美同学会(济南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抗火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在《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Engineering Structures》及《Fire Safety Journal》等刊物上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首位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主持3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发表多篇教研论文,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位)。指导的研究生论文两度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次荣获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教师”“十佳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推荐书目:
1.《两院院士忆高考》,作者:周旭红
推荐理由:本书主要是介绍院士们年轻时的求学经历,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报国情怀与奉献精神。正是这种情怀与精神激励着院士们勇于克服困难,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发扬以及面对艰难竭忠尽智的家国情怀,更看到了中华民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力前行。从中我们可以学到院士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及淋漓尽致的爱国奉献精神,这些能为青年学子的建功立业加油助力!
2.《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作者:汉宝德
推荐理由: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建筑。作者认为中国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建筑,反映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与生活,是技术、艺术与人生的综合。作者对比中西方建筑的材料选择、平面布置、选型装饰等深刻分析了中国建筑所体现出的人生观、宗教观、伦理观等中国特色文化。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建筑与文化大有裨益。
3.《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
推荐理由:古典文学名著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学遗产,作者蒲松龄的人生高开低走,一生科甲不利,生活贫苦,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聊斋志异》题材极为广泛,故事情节独特,体现出的浪漫主义不仅在于想象力方面,更在人文思想方面。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内容基础,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爱憎等思想感情。书中许多动人爱情故事几乎篇篇是美文,对于提高青年学子的文言鉴赏水平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