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3月26日,学院于KJ416召开心理研判专题会议。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部长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副处级)周秀艳、心理发展指导科科长桑肖、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专职教师井玉汝莅临指导。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卞梅主持,学院全体辅导员参加。

会上,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马晓兰汇报了学院心理预警总体情况。随后,辅导员刘娜、曹珍、王紫旭分别介绍带班重点关注学生情况,以及在学生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周秀艳、桑肖、井玉汝对个案逐一进行分析研判,并围绕“出入库标准量化”“动态评估周期设定”等关键问题给予指导与建议。
最后,周秀艳围绕“理解个体、信任构建、自我关怀”三大维度做总结发言。她强调,一是深入研究解析学生个性化成长轨迹,精准识别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根源;二是加强师生互动,通过日常关怀、非评判性倾听、参与学生活动等方式,构建“亦师亦友”双重角色的支持体系,形成涵盖认知信任、情感信任和行为信任的多维网络;三是学会自我关怀,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持健康身心,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域构建。

卞梅就进一步做好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提出新要求。她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石,一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将心理关怀深度融入日常基础管理各环节,做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心理育人”价值共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加强学习实践,强化技能培训,打造兼具理论素养和实操能力的专业化队伍,为心理育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心理研判会既是对前期心理育人工作的深度复盘,更是开启心理健康服务新篇章的战略部署。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525”心理育人工作体系,织密心理健康工作防护网络,为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提供多方面支持,切实将心理育人工作推深走实。
审稿:马晓兰 编审:卞梅 终审:李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