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拓展文化视野,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月16日,学院“逐传统文化源流,踏非遗实践之路”社会实践团赴济南市历城区虞山书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讲解员围绕虞山书院的历史脉络展开讲述,从它诞生的时代背景直至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演变与发展,书院的辉煌历程如同一幅幅画卷,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当脚步踏入虞山红色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一股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迎面而来。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文物,静静地伫立,它们虽无声,却胜似千言万语,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牺牲。革命先辈们为了心中的理想,无畏前行,以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铸就了今日的大好河山。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每一份记忆都被深情唤醒,每一颗心都因爱国情怀而激荡不已,激励着每一个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随后,众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转向了书院那独具魅力的传统建筑。这些建筑古朴典雅,风格独特,飞檐翘角、斗拱层叠、雕花门窗,每一处细节都精妙绝伦,仿佛是古代工匠智慧与技艺的璀璨结晶,令人叹为观止。书院内部的桌椅同样引人注目,它们采用传统工艺精心打造,质地坚实,线条流畅,质朴而不失高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人的匠心独运与深厚文化底蕴。同学们置身其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建筑带来的视觉震撼,更深刻领略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古人的智慧巧思,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紧接着,同学们满怀敬意地踏入了书院的藏书区域。这里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珍藏着涵盖中国人文、地理等诸多领域的经典著作,更尤为珍贵的是,这里还收藏了关于虞山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珍稀典藏。轻轻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一股淡雅的墨香瞬间弥漫开来,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书中记载的非遗技艺精妙绝伦,复杂细腻,它们不仅是古代匠人心血的结晶,更是古代文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同学们在这一页页泛黄的纸张间,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河,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最后,同学们的足迹定格在了书院静谧的一角——韩冻冰老先生纪念馆,这座纪念馆专为纪念对传统文化研究有着卓越贡献的韩老先生而设。步入纪念馆,同学们满怀敬意地参观,每一步都踏着对老先生深深的敬仰之情。在这里,老先生的精神风貌与卓越贡献得到了生动展现,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激发了大家在保护与弘扬传统非遗文化的道路上,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不断前行,勇攀高峰。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紧迫性,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一员,肩负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未来,学院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虞山红色文化,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同时继续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审稿:马晓兰 编审:卞梅 终审:李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