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环境之星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他们是学子榜样
敢想敢为 善作善战
秉承“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的校训
践行“环则天下 学则四境”的院训
他们以实际行动逐梦青春
他们以不凡力量筑梦未来
他们以与时俱进学的科研精神
成功纳入博士行列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榜样的力量吧!
侯成斯的考博经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侯成斯
研202班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
拟录取学校:同济大学
中共预备党员,研究方向为膜法水处理技术,师从成小翔教授。在校期间,荣获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在TOP期刊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Chemosphere上发表论文各一篇,于2023年被录取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爱好听音乐、看电影。




准备考博的过程并不是一两天,也不是几个月,而是好几年持续的努力积累,如果复试时已经发表了论文,那必定是锦上添花,不过发表论文谈何容易,那是硕士三年点点滴滴奋斗的积累,所以踏踏实实走好研究生的每一天才是关键。这样,毕业的时候既能有科研成果,也有底气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自2020年入学之后,我就萌生了想要深造继续读博的想法。三年来,我积极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在硕士生阶段学习认真刻苦,勤于思索,追求上进,掌握了膜法水处理关于膜污染控制及机理研究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以及实验和分析方法,最终成功发表了3篇SCI论文。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导师成小翔老师以及朱学武老师和罗鑫圣老师,老师们在学业、科研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我最大程度的支持与指导。总之,成功没有捷径,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分享考博期间的学习经验
1.尽早确定读博意愿并积累成果。决定是否读博主要考虑两个方面:自我兴趣及个人优势。科研之路往往是艰辛的,只有从中能获得快乐的人才能坚持到底。就我而言,虽然有时看文献,做实验和写论文的过程中会感到疲惫,但是突破困难和取得成果带来的喜悦会让我感到更有成就感。此外,个人的天赋及优势也很重要。每个人所擅长的东西是不同的,所以请大家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及闪光点,发挥所长。目前,高校博士招生考试多为申请考核制,主要包括材料审核和复试两个环节。材料审核环节是在考生的教育背景、英语水平和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察,对考生进行初步筛选。所以,在立下考博目标后,积累成果和提高英语水平是很重要的。丰硕的成果不仅能确保通过材料审核,还能提高在复试中的竞争力。
2.多方面收集信息,确定报考的学校和导师。到了研二下学期,可以通过向老师和学长打听、浏览学校官网和公众号,浏览贴吧和知乎等网站的方式多方面了解学校和博导的招生情况。尤其要密切关注学校的招生简章,确定好报考的条件及心仪的导师。在确定好导师后,要多与导师联系,有条件的可以和导师面谈。
3.用心准备考博复试。考博的复试环节包括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主要考察英语和专业课,面试的流程主要包括PPT陈述和专家提问。英语笔试的准备依靠的是长久的积累,专业课的准备除了复习教材之外,还要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国家政策。在面试PPT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和老师交流,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改。PPT陈述结束后,专家会围绕科研经历、个人生活和研究计划等方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时注意要态度诚恳,实事求是。
在考博期间遇到的困难
1.负面情绪的化解。科研中不可避免的会突然很焦虑,担心实验结果不理想,担心论文成果出不来,在这个时候我会放下学习,出去走走散散心,冷静一下,或者欣赏喜欢的音乐和电影,等到焦虑心态缓解,再回到座位上一项项列出近期需要做的事情,并按照计划挨个完成,这样焦虑情绪也就化解了。
2.联系博导不顺利。最初联系博导时,我给老师发了很多邮件但没有得到答复。因此,我的信心受到了打击。幸好成老师伸出了援助之手,对我的简历进行修改并帮助联系博导。
3.专业课不熟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笔试除了水处理技术还包含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内容,而这些课程是我本硕阶段所没有学习过的。于是,我向已经上岸的师兄师姐寻求帮助,并准备了相关的书籍资料,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复习。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我终于掌握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知识。
学长寄语
科研的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只有百折不挠,研践相济才能摘得科研硕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脚踏实地的辛勤付出终会有美好的结局,我相信学弟学妹们一定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字:侯成斯
审稿:刘莹
编审:卜德龙
终审:武道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