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环境之星
怀抱梦想 脚踏实地
他们是学子榜样
敢想敢为 善作善战
秉承“厚德博学 筑基建业”的校训
践行“环则天下 学则四境”的院训
他们以实际行动逐梦青春
他们以不凡力量筑梦未来
他们以与时俱进学的科研精神
成功纳入博士行列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榜样的力量吧!
邵富林的考博经验:
在一次次挫折中学会成长

邵富林
研202班市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拟录取学校:同济大学
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SCI论文(3篇一区,1篇二区),1项发明专利,1篇会议论文。曾获由清华大学与城市水环境学会主办的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创意大赛优秀奖、平面设计类二等奖(第二届)、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科普创意大赛平面设计类三等奖(第三届)。2022年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奖章”、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连续三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优秀环境科普博主,独立音乐人。


学长,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考博期间的学习经验吧!
1.扎实的理论学习是做好的研究的前提。理论基础是关键,确保你已经熟练掌握了环境工程、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比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基础科学知识,以及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知识。如果有攻读博士学位的打算,应当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积累实验室经验是十分有帮助的,可以尝试参与一些科研项目,这将有助于你的博士申请,并能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应用。广泛阅读和研究报告,不仅可以了解领域内的最新动态,还能训练你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技能。
2.从做好一份合格研究开始,学习已发表的论文是开始科研的最有效途径。首先,广泛阅读你所研究领域的顶级论文能够帮助你理解当前的研究趋势,以及在你的研究领域中哪些问题是尚未解决的。一开始,你可能觉得理解论文很困难,但不要灰心。挑选一篇关键论文,从摘要开始阅读,理解作者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结论。然后,深入阅读每个章节,特别是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部分。如果有不理解的概念或术语,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此外,学习如何评价和批判论文也是很重要的。考虑以下问题:作者的方法是否有缺陷?结论是否符合数据?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释?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这对你的独立研究是十分有益的。然后,你可以尝试通过复现论文中的实验来提高你的实验技能。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这可能就是你的研究入口,你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进行你的独立研究。
3.思考如何在科学研究中寻求突破,做出更优秀的研究。创新思维对于进行优秀的研究至关重要。首先,广泛而深入地阅读你研究领域的文献,理解领域内的主流观点和未解决的问题,这将为你的创新思维提供基础。其次,保持开放和好奇的态度,勇于质疑已有的观点和假设,不畏难,敢于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尝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相结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点。最后,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实验和思考,有时甚至需要勇于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断调整和优化你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4.努力、运气和心态,都很关键。对于申博的策略:沉住心,努力的过程是无限将成果概率提高的过程。
学长,你在考博期间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难题,该如何克服呢?
一是申请被拒绝:如果你的申请被拒绝,不要立即灰心。首先,需要反思一下申请材料和面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否能在下一次的申请中进行改进。每次拒绝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反思和改进,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劣势。此外,目前博士申请竞争激烈,你需要饱含自信的去申请,有时失败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只是时机不对而已,不要有太高的期望以免让自己灰心。
二是压力管理:申请过程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等待结果的期间。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可以尝试一些压力管理技巧,比如冥想、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三是与导师沟通:找到合适的导师是个挑战,可能需要你主动联系并与多位导师进行交流。如果遇到沟通不畅或者被拒绝的情况,不要失去信心,坚持不懈,相信一定有位适合你的导师在前方等着你。
四是科研工作挫折:科研工作通常是个反复试验和修正的过程,你可能会遇到实验失败、数据收集困难等问题。这时,需要保持耐心,对科研工作有一个实际和理性的认识,理解失败是通向成功的一部分。
五是失去动力:长期的准备和申请可能会导致你感到疲惫或者失去动力。要学会激励自己,可以设定一些小目标,每次达成目标时给自己一些奖励,或者和朋友、同学分享你的进展和挑战,互相鼓励和支持。
学长寄语
我有想过很多读博需要的品质,如:坚韧、诚信、正直、创新、批判、协作等。但是,如果最终只选择其中一个词来要求的话,我认为坚韧是最必要的。这是一种屡败屡战,以及在一次次挫折中学会成长的过程。所以,也许寻求结果的过程中会有诸多的不顺,但是越是在磨砺和沉沦时坚持下去,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文字:邵富林
审稿:刘莹
编审:卜德龙
终审:武道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