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优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优典型 >> 教师评优 >> 正文

山东建筑大学2021年荣誉体系有关奖项——“优秀单位”

发布时间:2021-09-16 浏览次数:

研究生处

研究生处全体同志自觉扛起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职,踏实工作,积小步而至升华,锻炼形成了一支真负责、愿吃苦、肯奉献、能战斗、善协作的管理队伍,扎实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不断迈步向前。不断改进管理制度,近年先后制修订30多个制度文件,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努力改进工作手段,全面实现了管理信息的平台化和网络化。持续推进学位点建设,学位点评估和动态调整顺利进行,学位点数量较大增长,研究生培养实现了学院全覆盖。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获批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实现倍增,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精心组织招生考试,研究生招生录取多年保持安全平稳,报考人数、招生规模大幅增长。努力推动申博建设,申博关键指标实现重要突破。


科研处

科研处深化科研机制建设,强化组织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科研兴校工程。制定出台了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培育”补助管理细则(试行)》《专利发明人署名及变更工作规范(试行)》等制度,建立了“科研行为负面清单”发布制度,常态化征求教师意见建议,优化办事流程、完善业务表单,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实行业务分工与首问负责相结合,为教师解决难痛堵点,重大任务和项目靠前组织和服务,主动协调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为学院、科研团队提供解决方案。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建筑学获批省高水平学科;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双创历史新高,国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8437万元;探索推进“校中企、企中校”产研合作,组织联合申报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合作经费超千万元。


校医院

校医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抓学习、练内功,强化理论武装,着力建设一支“有温度、有理想、有信仰”的高素质医疗队伍。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提升校医院治理体系和诊疗能力水平,做好年度职工健康体检和新生入学查体。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要求,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加强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组织师生核酸检测。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制作展板、编制发放宣传材料、手册,开展结核病、艾滋病、水痘等传染病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全体师生医药费管理、审核及服务保障,做好学校大型活动医疗保障。2020年,校医院荣获省学校卫生协会先进集体、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土木工程学院

2020年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保持优势、突出特色、提高水平、扩大影响”的发展思路,以“融入中心工作抓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

一年来,学院党员作用凸显,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获得优异成绩: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在 SCI期刊论文31篇;李晓静教授成功申报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获得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培育项目。主办第二届山东省地下空间工程技术论坛;通过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估;继土木工程专业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2020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建筑城规学院优秀单位事迹材料

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首批省一流学科、高水平专业、“十四五”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立项,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拥有省“一事一议”聘任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9名。培育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等省级团队8支,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省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和实践基地11个。创新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代表性成果5项。学院在建筑遗产保护、生态城乡空间设计方向形成特色,相关成果获省级领导同志批示9次。

版权所有:山东建筑大学宣传部版权所有 鲁 ICP备 06022497号-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