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印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景观 >> 时代印记 >> 正文

承启雕塑——创业丰碑启示来

发布时间:2021-09-14 浏览次数:

可曾想到,1956 年建校之初,几名热血青年根据当时省军管会的安排,去划 定国家城市建设部济南城市建设学校的校园,他们走出老城“很远很远”,沿着一片长势正旺的玉米地,向东再向东,因为他们相信那里有太阳最先眷顾的希望沃土。

位于和平路的老校区承载了几代建大人的兴校之梦,更萦绕了数万校友的母校情结。时至今日,老校区已让位于城市开发的滚滚大潮,大部分地块也已下嫁商家。上世纪末,就是在这个面积不足300亩的院子里,曾有到访的领导戏称“进门踩刹车,踩慢了撞北墙”。坐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是继续“困守”还是“另辟蹊径”?建大人面临着是否要发展、如何发展的战略抉择。

思路决定出路。当时,在尝试黄台校区、济王校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空间瓶颈之后,以綦敦祥为书记、邢世满为院长的党政一班人果断决策,“跳出去发展,建设新校区”。向东,仍是向东,向着太阳升起的希望之地。在当时,建大置身泉城中心,要走出去,确实是一步“险棋”。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定支持、有全校师生的众志成城,建大人硬是把这步“险棋”走成了“妙棋”。

新校区建设工期短、任务重、要求高,广大新校区建设者,战严寒、斗酷暑,栉风沐雨、甘苦备尝,高质量、高标准建成了新校区,实现了“工程优质、干部优秀、投资优化”的三优目标。

寻常陌上花似锦,折得东风第一枝。新校区建成启用为学校新世纪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校区这一崭新广阔的发展平台上,在激扬奋进的新校区建设精神鼓舞和指引下,学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第一要务,全校师生爱校如家、真抓实干,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一所小规模单科类学院到中等规模多科性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功更名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获评优秀,完成土地置换、建成新校区教职工住宅,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初步立项……内涵建设捷报频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文化辐射与影响力显著提升,各项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美好的东西都是从奋斗与付出中获得的,而美好的将来更需以同样的方式来获得。

回望建大走过的六十载沧桑历程,感馈建大新世纪以来的辉煌成就,建大人抢抓机遇、执着奋进的足迹清晰可辨,建大人众志成城、创业兴校的脚步铿锵有声。历届学校党政领导、全校师生为了建大的发展甘苦备尝、矢志不渝,这种精神积淀足以铭刻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并成为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

我们坚信,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山东建筑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宋守君 党委校长办公室

版权所有:山东建筑大学宣传部版权所有 鲁 ICP备 06022497号-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