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脚下,绿树成荫的景观建筑群中,有一个师生所熟知的两层木质楼房,该建筑风格独特,成为校园游览的必经之地。这个木质楼房有一个优雅的名字——雪山书苑,该处是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的办公场所。如今,雪山书苑已成为学校对外交流、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
今天为大家介绍在雪山书苑辛勤工作的国际交流合作处赵金静老师。

赵金静,中共党员,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国际交流合作处正科级干部。2007年9月入职山东建筑大学以来,先后在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工作,同时在外国语学院担任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政治坚定,思想觉悟高
赵金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工作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十四年来,无论寒暑假还是休息日,赵金静始终发扬“勤勉务实、刚健自强”的敬业精神,坚守在管理服务岗位第一线,立足岗位,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2016年7月,因岗位调整,赵金静从教务处调到国际交流合作处工作。面临一个新的工作岗位,赵金静秉承“勤于学习、谦虚谨慎、乐于奉献”的工作理念,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推进工作,迅速成长为国际交流合作处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在国际交流合作处,赵金静承担了国家公派、省公派、学校公派等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审核、报批、派出、回国等具体手续的办理和服务工作,同时负责我校教学科研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事宜的出国审批、回国报到、回国后手续办理等一系列工作。因公出国工作政策性强、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高,且事无巨细。疫情爆发之前的几年,赵老师每年办理约40个因公临时出国团组,每年为100多名教师出国留学或短期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办理出国手续。对每一个因公临时出国团组,需要审核十几页材料,履行周密的校内申请手续。除了负责因公出国工作以外,还需要处理大量的相关数据统计、文字材料,密切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省教育厅国际处等部门对接相关工作。

2016年以来,学校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数量以及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数量比往年大幅度增多。
令她记忆犹新的是有一个暑假回老家的三天。在回老家的路上,她孩子坐在后排,她用笔记本电脑熟悉出国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整理有关材料。回到老家后,减少了与家人聊天叙旧的时间,一心扑在工作上。由于工作紧急,来回不到三天,连忙返回济南后持续加班。
为了审核材料修改材料,整整一上午或一下午不离开办公桌,时刻盯着电脑屏幕。天长日久,导致颈椎不好,眼睛视力受影响,不得不进行推拿治疗。
她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废寝忘食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晚上加班到很晚才离开办公室。雪山书苑这个独特的木楼相对独立,离办公楼和教学楼人多区域有一段距离,进入深秋后的晚上七八点,楼上楼下异常安静,外面灯光幽暗,借着南边一路之隔的图书馆的灯光依稀能看到整个院落。由于出国团组日益增多,手续繁杂,为了不影响因公出国人员的出国计划,在办公室加班到晚上八九点是经常的事。处理完工作后,检查好门窗,借着夜色匆忙回家。
克服困难,微笑面对
在工作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使因公出国工作稳步推进。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赵金静工作繁忙,对家人和孩子的关爱自然受到了影响。
2016年以来,大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就缺少了陪伴,二宝由家里老人照看,因此她经常对一双儿女感到愧疚。2019年5月的一天,她家二宝突发高烧,由于忙于工作,照顾不佳,高烧不退,社区医院建议去大医院检查。晚上,她才带孩子去了省千佛山医院办了住院手续。她在医院守护二宝,孩子的爸爸在家照看老大写作业。第二天早上,孩子的爸爸送儿子上学后再去医院替班,她从医院再直接去办公室上班。晚上,她接儿子放学后再带着去医院替班。在医院陪护期间,她也不忘工作,利用手机接收师生关于国际交流工作的咨询电话、微信、QQ等,与处领导沟通相关工作。接连10天,她奔波于医院、家、办公室,期间多亏由七十多岁的家里老人帮着照顾,二宝也终于康复并顺利出院。
彩虹总在风雨后,她在工作面前展现的总是她微笑坚强的一面!
疫情无情人有情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国际交流合作处赵金静组织了《心系祖国、情牵建大——山东建筑大学海外学子寄语战“疫”》活动,在这共克时艰的关头,远在异国他乡的我校师生通过书信、绘画、视频等形式给祖国送来了问候,这一封封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地发来的特殊家书,书写着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和深深祝福!通过这一特殊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校海外学子的爱国心。

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国外访学师生的安危时刻牵挂着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心。在对抗疫情最艰难的2020年,赵金静每天计算着北京时间对应着出国留学人员所在国家的时间,克服与各国时差困难,每天晚上八九点到凌晨一两点通过QQ、微信等网络形式第一时间与20多名国外公派留学人员联系,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国内隔离政策、提前回国申请、延期回国申请、疫情防控规定等因疫情引起的最为让人关心的一系列问题。
2020年内,通过留学人员本人、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以及相关学院的共同努力,我校绝大多数的公派出国人员陆续安全回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之后陆续返回工作岗位。
当前,疫情防控国内形势虽相对较好,国际形势却依然不容乐观,外防输入工作不能放松,必须慎终如始。
服务热情,换来回报
赵金静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得到了学校和广大因公出国人员的认可,于2016年与2020年均被学校年终考核评为“优秀”。她始终本着“热心、诚心、爱心、耐心”的原则开展工作,为每一位因公出国人员服务好,服好务。她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赢得了出国人员的称赞,2019年,留学归国人员为国际交流合作处及她个人赠送了一面写有“爱岗敬业、服务热情”的锦旗,艺术学院书法家邵仲武教授赠送了一副写有“宁静致远”四个大字的书法作品。


在山东建筑大学工作至今的十四年中,赵金静始终不忘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学习,在干好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人曾问她:“你那么忙,是什么勇气让你要了二胎?”对,的确很累!但是,她做到了“能吃苦、会吃苦、乐吃苦”!在别人下班后可能不再忙工作的时候,她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在别人可能在逛街、娱乐的时候,她照管孩子、工作学习。晚上10点以后很多人可能已经进入梦乡,而她却继续工作学习到深夜。
赵金静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严于律己,以“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