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语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说新语 >> 正文

李嘉宁:教书育人中的“加法”

发布时间:2021-09-08 浏览次数:

李嘉宁,男,1982年生,中共党员,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优青人才。

李嘉宁在政治上能始终与党中央的指示与精神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投入到学校组织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两次参加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岗并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思想上积极进取,注重品德修养,生活中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关心学生。担任材料学院17级焊接专业本科生专业导师,定期与所带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的学习、就业及生活方面给予充分指导。来校工作6年期间,共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40多人,全部顺利就业或读研,荣获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指导教师奖、山东建筑大学学生就业工作校级优秀指导教师及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所指导研究生获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奖章”、山东建筑大学“优秀研究生团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李嘉宁博士后于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关桥院士团队完成,研究方向:先进装备制造。曾在意大利锡耶纳大学(University of Siena)国家材料物理研究院(INFM)留学和工作近四年,师从国际著名科学家E. Mariotti教授(意大利国家激光协会主席);2012~2014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巩水利研究员(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主持山东省属优青项目,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发表SCI论文57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3部,总他引1200多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先进高端装备激光加工领域代表性成果被同行专家长江学者冯吉才教授、长江学者陈树君教授认为具有创新性及国际领先水平。现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王晓临教授团队核心成员,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一等奖等。与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恒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在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创经济效益超千万元。现为“中国制造2025”出版工程编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嘉宁现从事的激光3D打印技术作为增材制造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自产生之日起便受到世界上诸多研究机构、政府、企业等多方关注,我国及世界上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投入相当大的力量进行该领域的研究。该技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通过零件三维CAD模型进行分层处理,获得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信息并生成加工路径,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中以高能密度激光作为热源,按照预定的加工路径,将送进的粉末或丝材逐层熔化堆积,实现金属零件的直接制造与修复。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适于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备;2)精度较高,可实现复杂零件近净成形;3)可制备梯度材料;4)可实现损伤零件的快速修复;5)加工柔性高,能够实现多品种、大批量零部件制造的快速转换。

激光3D打印技术可针对航空钛合金的不同服役条件,利用激光束加热温度高及冷却速度快等特点,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多物相增强金属陶瓷复合涂层,从而达到航空材料表面改性的目的。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505257)的大力资助下,采用激光3D打印技术在航空钛合金表面制备非晶-纳米晶-准晶增强复合材料;研究所采用的激光加工设备见图a;图b为采用激光3D打印技术修复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及复合材料中纳米晶的SEM像;图c为所制备复合材料中纳米棒的SEM像。

激光3D打印是一个极快速的动态熔化与凝固过程,该工艺制备非晶合金就是以快速冷却来抑制晶化相形核及长大,形成接近氧化物玻璃的高黏度过冷熔体来抑制原子的长程扩散,从而将熔体“冻结”而形成非晶。图a显示非晶块产生于该复合材料中;一种新型非晶包纳米晶(ASNP)材料也存在于该复合材料中(见图b);该ASNP材料的生成过程示意图见图c。该类新材料的产生对于改善激光3D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李嘉宁所获成果将夯实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促进新一代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激光3D打印设备及所制备复合材料: (a) 设备; (b) 修复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及其中纳米晶颗粒; (c) 纳米棒.

激光3D打印制备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过程示意图: (a) 非晶相; (b) 非晶包覆晶化相; (c) 过程示意

李嘉宁在科研活动现场

版权所有:山东建筑大学宣传部版权所有 鲁 ICP备 06022497号-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