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长伟,副教授,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教师,现担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7年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贺长伟带着对老师这份职业的憧憬迈入了山东建筑大学的校门。工作14年来,她一直热爱自己的职业,深深懂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辛勤的汗水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用真挚的感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教书育人
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潭鲜活的水。贺老师深知面对教育的不断变化,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危机感,通过不断学习去应对不断的变化。刚参加工作时,她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很快就在同龄的年轻教师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了院里的教学骨干。教学之余,她潜心钻研教学,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书籍,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能力培训,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改动向,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先后获得了第一届山东建筑大学“富达杯”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第三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山东赛区二等奖。2019年和2020年获山东建筑大学教学研究与专业建设的奖励。
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在科研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在孩子刚满两岁时,贺老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并且根据学科需求,选择转向与本学院发展相关的物理学科中的光学方向。期间她克服转科研方向带来的各种困难,一切从头开始,并通过自己努力,发表了SCI二区的高水平论文,实现了科研工作中的不断进步。
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并获得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及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在教授理论、实验课程及指导学生各类竞赛过程中,遇到学习困难导致思想问题的学生,贺老师更愿意做他们的“知心姐姐”,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结。在遇到学生有就业压力时,贺老师会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联系合适的就业岗位。有一位理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一度自暴自弃,很多课程不及格,补考也不参加,贺老师主动找到了他,帮他分析学科的重要性,鼓励他继续努力完成学业,并带领他参与一些竞赛,让它体会到物理学科的乐趣,渐渐的这位同学解开心结,奋发努力,不但顺利毕业还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贺老师在校时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使得他们毕业后也做了朋友,老师的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学生分享他们生活、工作的幸福点滴。老师每个节假日都会收到学生的祝福。贺老师经常说:“关爱学生,尊敬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是作为一位有仁爱之心的老师应该做到的。”

科创竞赛
入职第二年,贺老师就加入数学建模竞赛指导团队。每年寒暑假,都为同学们进行3-4周的免费培训,虽然严寒酷暑难耐,但为了同学们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好的心理素质参加竞赛,作为老师,她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都会在八月十五左右举行,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安心比赛,过节当天,贺老师把孩子留在家里,她却陪着他的学生们,为他们买好月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温暖,更加专注的投入比赛中。还有一次,为保证学生提交论文不出差错,贺老师凌晨三点从家里到达学校,悉心地为学生指导。当完成这项工作后,她接着又去教室里上理论课,这时,她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饭。上课过程中,低血糖导致心慌头晕,她在学生座位上休息了几分钟,接着继续站上讲台,直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贺老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一丝不苟的良好形象率先示范,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此外,在物理类的各项创新竞赛中,贺老师也承担指导工作,帮助同学们获得各类竞赛的优异成绩。在一次物理创新竞赛前期准备过程中,由于正好处于暑期最热的阶段,学生宿舍更是酷暑难耐,贺老师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给学生完成实验的搭建和数据的处理,遇到问题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方案、再实验,一套方案往往需要实验几十遍,但贺老师都耐心指导,不厌其烦。有些实验零件需要购买,贺老师自己承担费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付出就有回报,当学生在赛场表现得游刃有余,信心十足,山东建筑大学的名字出现在获奖名单中时,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都一样温暖。
近年来,贺老师指导上百位同学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二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山东省光电设计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等。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工作中有欢笑有泪水,有荣誉有挫折,但她始终坚持不懈,因为她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位学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教师的职责,诠释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响亮的名字。
